乌拉满族剪刻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7 20:01
本文以具有民族特性的乌拉满族剪刻纸艺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民族溯源、历史发展、乌拉满族剪纸与生产生活及宗教的关系、艺术表现形式和美学品格的分析,以及材料、技艺和载体的演变等方面内容的研究,旨在论证乌拉满族剪刻纸艺术的活态传承、保护模式和发展策略。论文立足东北地区文化生态,重点对“乌拉满族赫舍里氏刻纸与剪纸”、“乌拉黄氏满族民俗剪纸”、“乌拉满族陈氏刻纸”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乌拉满族剪刻纸进行分析和深入挖掘,在突出地域特色、抢救文化资源和传播推广满族民俗文化的同时,将活态传承、保护利用及创新发展作为“乌拉满族剪刻纸艺术”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为推进乌拉满族剪纸保护利用和挖掘产业发展潜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施路径。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乌拉满族剪刻纸艺术发展脉络及其与传统民俗文化的关系,从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艺术学和民俗学的角度分析其族群的基本构成和历史变迁,探究乌拉满族这一特殊族群的文化渊源,在对乌拉满族生活及生产方式的传统形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宗教礼俗三个方面的系统性地论证,深入挖掘乌拉满族剪刻纸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0-1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图献库
通过对“满族剪纸”主题,对选择关键词的共现网络进行分析(图 0-1对主题分布就会产生更直观的感受,突出的主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剪纸作品”、“剪纸艺术”、“民间美术”和“医巫闾山”。共络分析不仅可以用数据的方式直观呈现相关的研究热点及关键词,还为本文例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数理依据。由此,我们以同样的方式将“满族剪纸”设定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表分类则更加的详细,不仅有以上检索中出现的“满族民间剪纸”、“剪纸作等关键词,同时还出现了“医巫闾山”、“传承人”等主题,“民间艺术”、间工艺”的领域也出现在检索主题中。(图 0-2)
图 0-3 CNKI 中“乌拉满族艺术”的全部分类检索“乌拉满族艺术”检索中与本专题研究的相关文献为:延边大学夏婉秋的林省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被引次数 0 次、下载次数 159 次)师范大学姜欢笑的《自组织美学情境下的东北满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发展研(被引次数 11 次、下载次数 1356 次)和东北师范大学韩沫的《北方满族民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被引次数 11 次、下载次数 1642 次)三篇学位论学位授予单位都在东北地区吉林省,延边大学 1 篇,东北师范大学 2 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刀漫剪绘关东——乌拉满族赫舍里氏剪刻纸艺术[J]. 韩雷,王铁军. 艺术评论. 2018(04)
[2]传统与创新之间:苏绣的传承、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J]. 李杨,熊莹. 民族艺术研究. 2017(04)
[3]微语态下短视频传播模式分析及趋势思考[J]. 常昕,杜琳. 电视研究. 2017(08)
[4]满族民间剪纸艺术的现代发展[J]. 黄迎洁. 林区教学. 2017(05)
[5]满族民间剪纸文化保护与创新[J]. 刘旭雅,王子锐,唐甜甜,王郁彪,战永旭. 艺术科技. 2017(05)
[6]“互联网+地方传统手工艺”品牌战略研究——以吉林省传统手工艺为例[J]. 韩雷.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7(16)
[7]地域文化艺术中的美学理论研究——以东北剪纸艺术的审美意象为例[J]. 刘耀煊,杨雪. 戏剧之家. 2017(07)
[8]个体在剪纸文化内涵认知方面的偏差研究[J]. 鲍小春,许鑫,孙亚薇. 图书情报工作. 2017(02)
[9]北方手工造纸发展的探究[J]. 董彧. 黑龙江史志. 2017(01)
[10]汪秀霞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J]. 刘延山. 民族艺术. 2016(06)
博士论文
[1]“海派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D]. 吴昉.上海大学 2016
[2]仫佬族传统手工艺研究[D]. 郑静.南京艺术学院 2016
[3]自组织美学情境下的东北满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发展研究[D]. 姜欢笑.东北师范大学 2014
[4]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 王志平.南昌大学 2013
[5]云南大理鹤庆新华村白族银铜手工技艺研究[D]. 陈燕琳.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
[6]中国当代手工艺的核心价值[D]. 荆雷.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
[7]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D]. 庄三红.兰州大学 2012
[8]满族“消失”了吗?[D]. 关凯.中央民族大学 2009
[9]满族形成的再思考[D]. 孙静.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的地域文化特质与视觉语言探析[D]. 王岳.大连工业大学 2016
[2]中外剪刀设计与文化比较研究[D]. 杨语声.北京化工大学 2016
[3]论“匠人精神”与当代设计的融合[D]. 刘海琪.南京林业大学 2016
[4]满族文化的传承现状研究[D]. 孙一瑶.延边大学 2016
[5]吉林省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D]. 夏婉秋.延边大学 2016
[6]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研究[D]. 张娓嘉.东北师范大学 2014
[7]满族民间剪纸装饰纹样造型研究[D]. 刘艾莹.东北林业大学 2013
[8]乐清细纹刻纸形式语言研究[D]. 詹乐.浙江师范大学 2011
[9]新型剪纸基质材料的研究[D]. 严娜娜.武汉纺织大学 2010
[10]吉林市乌拉街镇历史文化保规划研究[D]. 张慧.东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90166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0-1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图献库
通过对“满族剪纸”主题,对选择关键词的共现网络进行分析(图 0-1对主题分布就会产生更直观的感受,突出的主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剪纸作品”、“剪纸艺术”、“民间美术”和“医巫闾山”。共络分析不仅可以用数据的方式直观呈现相关的研究热点及关键词,还为本文例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数理依据。由此,我们以同样的方式将“满族剪纸”设定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表分类则更加的详细,不仅有以上检索中出现的“满族民间剪纸”、“剪纸作等关键词,同时还出现了“医巫闾山”、“传承人”等主题,“民间艺术”、间工艺”的领域也出现在检索主题中。(图 0-2)
图 0-3 CNKI 中“乌拉满族艺术”的全部分类检索“乌拉满族艺术”检索中与本专题研究的相关文献为:延边大学夏婉秋的林省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被引次数 0 次、下载次数 159 次)师范大学姜欢笑的《自组织美学情境下的东北满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发展研(被引次数 11 次、下载次数 1356 次)和东北师范大学韩沫的《北方满族民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被引次数 11 次、下载次数 1642 次)三篇学位论学位授予单位都在东北地区吉林省,延边大学 1 篇,东北师范大学 2 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刀漫剪绘关东——乌拉满族赫舍里氏剪刻纸艺术[J]. 韩雷,王铁军. 艺术评论. 2018(04)
[2]传统与创新之间:苏绣的传承、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J]. 李杨,熊莹. 民族艺术研究. 2017(04)
[3]微语态下短视频传播模式分析及趋势思考[J]. 常昕,杜琳. 电视研究. 2017(08)
[4]满族民间剪纸艺术的现代发展[J]. 黄迎洁. 林区教学. 2017(05)
[5]满族民间剪纸文化保护与创新[J]. 刘旭雅,王子锐,唐甜甜,王郁彪,战永旭. 艺术科技. 2017(05)
[6]“互联网+地方传统手工艺”品牌战略研究——以吉林省传统手工艺为例[J]. 韩雷.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7(16)
[7]地域文化艺术中的美学理论研究——以东北剪纸艺术的审美意象为例[J]. 刘耀煊,杨雪. 戏剧之家. 2017(07)
[8]个体在剪纸文化内涵认知方面的偏差研究[J]. 鲍小春,许鑫,孙亚薇. 图书情报工作. 2017(02)
[9]北方手工造纸发展的探究[J]. 董彧. 黑龙江史志. 2017(01)
[10]汪秀霞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J]. 刘延山. 民族艺术. 2016(06)
博士论文
[1]“海派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D]. 吴昉.上海大学 2016
[2]仫佬族传统手工艺研究[D]. 郑静.南京艺术学院 2016
[3]自组织美学情境下的东北满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发展研究[D]. 姜欢笑.东北师范大学 2014
[4]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 王志平.南昌大学 2013
[5]云南大理鹤庆新华村白族银铜手工技艺研究[D]. 陈燕琳.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
[6]中国当代手工艺的核心价值[D]. 荆雷.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
[7]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D]. 庄三红.兰州大学 2012
[8]满族“消失”了吗?[D]. 关凯.中央民族大学 2009
[9]满族形成的再思考[D]. 孙静.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的地域文化特质与视觉语言探析[D]. 王岳.大连工业大学 2016
[2]中外剪刀设计与文化比较研究[D]. 杨语声.北京化工大学 2016
[3]论“匠人精神”与当代设计的融合[D]. 刘海琪.南京林业大学 2016
[4]满族文化的传承现状研究[D]. 孙一瑶.延边大学 2016
[5]吉林省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D]. 夏婉秋.延边大学 2016
[6]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研究[D]. 张娓嘉.东北师范大学 2014
[7]满族民间剪纸装饰纹样造型研究[D]. 刘艾莹.东北林业大学 2013
[8]乐清细纹刻纸形式语言研究[D]. 詹乐.浙江师范大学 2011
[9]新型剪纸基质材料的研究[D]. 严娜娜.武汉纺织大学 2010
[10]吉林市乌拉街镇历史文化保规划研究[D]. 张慧.东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90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390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