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体系的逻辑结构及其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1-09-14 20:09
中国古代美学关于"美"的认识有五大基本范畴,即"滋味""文饰""心性""道德""适性"。这五大范畴渗透在中国古代儒、道、佛、艺四大文化形态中,衍生出儒、道、佛、艺等本同末异、丰富多彩的美论范畴群,与五大基本范畴形成互补、相得益彰。在审美环节,"乐感""直寻""殊好""正赏""真妙"范畴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观照对象之美的完整要求,"体味""情观""静观"范畴则体现了中国古代审美的方法论思想。于是,中国古代美学就呈现出一个主客呼应、有主有次、相互关联、气象万千的范畴体系。其中凝聚的美与有价值的乐感相联系的思想,对当下的审美实践和中国特色美学学科体系建构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文章来源】:东南学术.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古代美论的五大基本范畴
二、儒、道、佛、艺的美论范畴谱系
三、中国古代美学的审美范畴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中国“中国美学史”著述的盘点与评估[J]. 祁志祥. 人文杂志. 2019(11)
[2]中华美学艺术的多元一体及融合发展[J]. 李祥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3]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历史回顾与得失研判[J]. 祁志祥. 河北学刊. 2017(04)
[4]“美学”是“审美学”吗?[J]. 祁志祥. 哲学动态. 2012(09)
本文编号:3395452
【文章来源】:东南学术.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古代美论的五大基本范畴
二、儒、道、佛、艺的美论范畴谱系
三、中国古代美学的审美范畴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中国“中国美学史”著述的盘点与评估[J]. 祁志祥. 人文杂志. 2019(11)
[2]中华美学艺术的多元一体及融合发展[J]. 李祥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3]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历史回顾与得失研判[J]. 祁志祥. 河北学刊. 2017(04)
[4]“美学”是“审美学”吗?[J]. 祁志祥. 哲学动态. 2012(09)
本文编号:3395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395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