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埠木版年画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2 01:32
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植根于民间并发展于民间,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凝聚了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杨家埠木版年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不断被劳动人民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丰富了年画的题材和种类,使其更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充分体现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粗犷、豪放、淳朴、善良的性格特征。而杨家埠木版年画与现代招贴设计具有相通之处。近几年,随着非物质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尤其对民间年画艺术的重视和研究,使其各种元素亦被运用于各类艺术创作中。选择家乡熟悉的研究对象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艺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杨家埠木版年画所具有的题材内容、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将杨家埠木版年画与招贴设计的特征深入对比,从而探究杨家埠木版年画与现代招贴设计的共性与差异性。立足于杨家埠木版年画元素的提炼,充分发掘杨家埠木版年画本身所具有的设计意识,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把文献资料与图像资料相结合,来阐述杨家埠木版年画所具有的艺术特征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具体的设计实践...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榴开百子(图片采自木板年画博物馆)
与普通老百姓产生共鸣。在年画《蟠桃大会》(图1.2)中,王母娘娘坐于画面中心位置,两旁有侍女服侍,白猿敬位于其正面,向王母娘娘献仙桃,南极仙翁向王母娘娘献长生不果。两旁斐贝由各路神仙为其奉献仙桃,好一幅庄严喜庆的拜寿盛宴。图 1.2 蟠桃大会(图片采自木板年画博物馆)第二节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杨家埠木版年画是山东潍坊地区长期发展的历史产物,其艺术创作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劳动人民眼中,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他们民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杨家埠木版年画最基本的艺术特征是原发性、地域性和传承性,与中国传统的民俗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处,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传承。继承和借鉴杨家埠木版年画艺术,必须深入剖析其内外民俗文化特点,需要从审美心理、视觉传达、社会学等的角度进行综合审视,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进行设计实践。一、 文化价值杨家埠木版年画受地域性限制,造成了人们以农业为主的生活形态,从而决定杨家埠木版年画中民俗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杨家埠木版年画直接反映民间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和理解,是一种直观具体的民间文化艺术的产物。从杨家埠艺
图 3.1 金玉满堂(采自木板年画博物馆) 图 3.2 灶王爷(考察实地拍摄)在笔者的杨家埠木版年画招贴设计创作中,对“满”的构图形式借鉴从视觉满和布局满两个角度出发。留白处理目的是为画面留有想象的空间,增强读者的好奇心,引导其欣赏设计作品,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设计界裁缝出身的国际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在《澳门回归海报设计》(图 3.3)中,对留白处理的恰到好处,用毛笔书写的两个“9”字环绕在一起,形成“回”的原型,上方飘来一片花瓣,为平静的水面挑起一丝涟漪。靳埭强的招贴设计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动静结合的传神把握,留白中给人无限的遐想和憧憬。所谓布局满的视角,单纯从字面的意思不难理解,构图饱满充实,涵盖丰富的内容,杨家埠木版年画中的状元娶亲作品,在狭小的空间中,将状元娶亲的场景描绘的淋漓尽致,充分表现出娶亲的热闹氛围。而在现代招贴设计中,信息量过大,引起传播量降低,因此,需要根据主题,进行疏密有序,主次分明的满布局构图,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视觉效果。笔者《版画系列-趋利辟邪》(图 3.4)作品中,提取年画中具有代表性的门神形象,将头部五官由刻版纹理效果呈现,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辽河流域的“鸮面”岩画——兼谈先商文明鸮崇拜[J]. 孙晓勇. 民族艺术. 2016(05)
[2]西辽河流域同心圆纹眼睛人面岩画文化内涵探析[J]. 孙晓勇. 民族艺术. 2015(02)
[3]论民间年画与诗风的文化共生[J]. 陈欲晓. 中华文化论坛. 2013(05)
[4]黄河流域特色的杨家埠年画[J]. 宋金民. 文艺争鸣. 2011(08)
硕士论文
[1]木版年画与版画书夹[D]. 张波.中央民族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02875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榴开百子(图片采自木板年画博物馆)
与普通老百姓产生共鸣。在年画《蟠桃大会》(图1.2)中,王母娘娘坐于画面中心位置,两旁有侍女服侍,白猿敬位于其正面,向王母娘娘献仙桃,南极仙翁向王母娘娘献长生不果。两旁斐贝由各路神仙为其奉献仙桃,好一幅庄严喜庆的拜寿盛宴。图 1.2 蟠桃大会(图片采自木板年画博物馆)第二节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杨家埠木版年画是山东潍坊地区长期发展的历史产物,其艺术创作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劳动人民眼中,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他们民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杨家埠木版年画最基本的艺术特征是原发性、地域性和传承性,与中国传统的民俗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处,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传承。继承和借鉴杨家埠木版年画艺术,必须深入剖析其内外民俗文化特点,需要从审美心理、视觉传达、社会学等的角度进行综合审视,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进行设计实践。一、 文化价值杨家埠木版年画受地域性限制,造成了人们以农业为主的生活形态,从而决定杨家埠木版年画中民俗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杨家埠木版年画直接反映民间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和理解,是一种直观具体的民间文化艺术的产物。从杨家埠艺
图 3.1 金玉满堂(采自木板年画博物馆) 图 3.2 灶王爷(考察实地拍摄)在笔者的杨家埠木版年画招贴设计创作中,对“满”的构图形式借鉴从视觉满和布局满两个角度出发。留白处理目的是为画面留有想象的空间,增强读者的好奇心,引导其欣赏设计作品,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设计界裁缝出身的国际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在《澳门回归海报设计》(图 3.3)中,对留白处理的恰到好处,用毛笔书写的两个“9”字环绕在一起,形成“回”的原型,上方飘来一片花瓣,为平静的水面挑起一丝涟漪。靳埭强的招贴设计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动静结合的传神把握,留白中给人无限的遐想和憧憬。所谓布局满的视角,单纯从字面的意思不难理解,构图饱满充实,涵盖丰富的内容,杨家埠木版年画中的状元娶亲作品,在狭小的空间中,将状元娶亲的场景描绘的淋漓尽致,充分表现出娶亲的热闹氛围。而在现代招贴设计中,信息量过大,引起传播量降低,因此,需要根据主题,进行疏密有序,主次分明的满布局构图,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视觉效果。笔者《版画系列-趋利辟邪》(图 3.4)作品中,提取年画中具有代表性的门神形象,将头部五官由刻版纹理效果呈现,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辽河流域的“鸮面”岩画——兼谈先商文明鸮崇拜[J]. 孙晓勇. 民族艺术. 2016(05)
[2]西辽河流域同心圆纹眼睛人面岩画文化内涵探析[J]. 孙晓勇. 民族艺术. 2015(02)
[3]论民间年画与诗风的文化共生[J]. 陈欲晓. 中华文化论坛. 2013(05)
[4]黄河流域特色的杨家埠年画[J]. 宋金民. 文艺争鸣. 2011(08)
硕士论文
[1]木版年画与版画书夹[D]. 张波.中央民族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02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402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