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意识建构看人格的塑造
发布时间:2017-05-04 13:11
本文关键词:从审美意识建构看人格的塑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主要从主体内在审美意识的角度探讨了健全人格的塑造。人格在本质上是主体内在的意识组织。人格的形成有这么几个核心要素:需要(心理意识与外界交流活动的动力)、环境(与一定意识相关的外部世界)和遗传(主体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制),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确立起人的主体性,塑造着主体的人格。但由于它们在人格塑造的过程中作用方式和所起作用的程度不同,这导致了人格的差异性。我们追求健全人格的实现,健全人格是一种主体内在完整性的审美意识组织结构的实现和完善,它是动态变化的,具有开放性、完整性和一致性。本文着重对人格作静态的、多层面的分析,同时对人格作动态的形成、发展和健全的全过程描述。这既是对具体个体人格的论述,也是对人生审美意识的发生、强化和发展的研究,其中贯穿了对需要、环境和遗传这人格形成三要素作用的分析。最后,文章对我国国民人格现状分析,建构起大体的人格塑造模型,并指出我国当代国民健全人格的可行之路及重要性。
【关键词】:审美意识 健全人格 人格塑造 审美主体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导言7-9
- 第2章 人格与健全人格9-31
- 2.1 美学意义上的人格9-10
- 2.2 人格形成的几个核心因素10-16
- 2.2.1 需要11-13
- 2.2.2 环境13-15
- 2.2.3 遗传15-16
- 2.3 健全人格的概念及其特征16-22
- 2.3.1 成熟者模式16-17
- 2.3.2 自我实现者模式17
- 2.3.3 机能健全者模式17-18
- 2.3.4 创发者模式18-22
- 2.4 人格结构分析22-26
- 2.5 人格形成过程描述26-31
- 第3章 审美意识的建构与健全人格的塑造31-42
- 3.1 审美意识系统的发生31-35
- 3.2 审美意识的发展35-38
- 3.3 审美意识的强化与人格建构的稳定和加强38-42
- 第4章 中国国民人格塑造及健全人格塑造的重要性42-50
- 4.1 中国国民人格现状分析42-47
- 4.2 中国现代健全人格塑造的可行之路47-48
- 4.3 当代健全人格塑造的重要性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53-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青兰;社会结构变迁与人格的现代转型[J];理论与改革;2003年06期
2 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目标建构的依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3 李红,陈安涛;“仁”对中国人基本人格结构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黎风;中西方艺术人格结构理论比较新探[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5 蒋承勇;文化的悖谬与文学的反叛——从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与日神谈起[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王登峰;崔红;;人格结构的行为归类假设与中国人人格的文化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刘祖云,胡蓉;社会转型与二元人格结构——中国特色的二元结构研究之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王树恩,柳洲;科学精神结构的多维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07期
本文关键词:从审美意识建构看人格的塑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5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4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