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白”之图像本义及其初始审美意味略考
发布时间:2021-11-10 13:51
据于汉字"白"与"百"的关系,汉字"白"的原形图像很可能与图像符号■有关。■的简写是■,其图像意义有可能象征的是白色的米粒。关于"白"之原形图像及其本义,很多前辈学者作了认真的考释,其中代表性的有郭沫若的"拇指说"、朱芳圃的"火盏说"、陈世辉的"人头说"、朱骏声的"日光说"、徐灏的"米粒说"等。在《甲骨文字诂林》中,姚孝遂按语认为陈世辉的"人头说"较为合理,代表了目前比较权威的看法。但从图像学和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诸位前辈学者的解释,难免牵强。从图像角度而言,图像符号■、■,其结构形态都与米粒相近;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之原形参照及其本义为白色的米粒,就是建立在人类认知世界和感知世界的客观规律性之上。因此,只有从形、色、义上深入探究,才能对汉字"白"作一个全面合理的解读。事实上,"白"之初始审美意味与其图像本义密切相关,其审美意味表现出来的是高贵、力量、祥瑞、优雅和喜悦之感。
【文章来源】:美与时代(下). 2018,(0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2)
(图4)
(图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诗经》中的色彩世界[J]. 张春婵. 美与时代. 2006(02)
[2]诗骚色彩体系管窥——兼谈色彩观念的起源[J]. 马凤华. 嘉应大学学报. 1999(05)
[3]从甲骨文字看殷代农业的发展[J]. 胡厚宣. 中国农史. 1986(01)
本文编号:3487379
【文章来源】:美与时代(下). 2018,(0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2)
(图4)
(图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诗经》中的色彩世界[J]. 张春婵. 美与时代. 2006(02)
[2]诗骚色彩体系管窥——兼谈色彩观念的起源[J]. 马凤华. 嘉应大学学报. 1999(05)
[3]从甲骨文字看殷代农业的发展[J]. 胡厚宣. 中国农史. 1986(01)
本文编号:3487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487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