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人学谱系与文化启蒙

发布时间:2021-11-12 03:04
  审视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导线索,人性、人道主义与人文关怀构成重要的理论基石,并且成为推动社会革命、促使文化启蒙的核心。第一阶段是以毛泽东、鲁迅、瞿秋白等为代表的大众审美启蒙论,他们吸取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中的阶级革命理论,将"为大众"视为美学和文学的最高目标,并以群体启蒙的方式建构全新的"人民美学"。第二阶段是以实践美学为代表的主体性理论,以朱光潜后期的实践美学改造、蒋孔阳的"美感论"以及李泽厚的"美是自由的形式"为代表。美学家试图发掘马克思主义美学中有关个体主体、感性、形象、自由等维度的元素,完成美学从集体话语到个人主体、从物质实践到精神体验的理论谱系。第三阶段则是在新时代呈现出集体性与个体性相互交融、审美愉悦和时代责任相互推进的场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人学话语释放了强大的理论包容性和生命力,能够进一步延续美学的主体性和人民性特质。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39(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为大众”的集体美学启蒙
二、主体实践论的美学释放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双重变奏



本文编号:3490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490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f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