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内在者”的立场与视界——论环境美学与景观美学的会通基点

发布时间:2021-11-12 13:25
  自赫伯恩发起对艺术哲学的反思和对自然审美的提倡开始,美学研究就走上了一条革新的道路。环境美学主张环境就是审美的对象,环境中的一切事物都具有审美的相关性。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也毫不例外地从属于环境,从而只能在环境之中进行审美体验。景观美学认为作为审美对象的景观是自然、人工和艺术的复合体,审美就是以"内在者"的立场对景观之于存在的意义的体验。通过对作为审美对象的"环境"和"景观"及其与审美主体关系的分析,认为环境美学和景观美学都继赫伯恩之后实现了审美对象的扩容,并秉持内在于对象的审美立场,从而获得了会通和融合的基本立足点。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18(04)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环境美学与景观美学的联系与区别[J]. 黄若愚.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2]环境美学的理论创新与美学的三重转向[J]. 程相占.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3]论生态审美的四个要点[J]. 程相占.  天津社会科学. 2013(05)
[4]生态型美学的三个问题[J]. 张法.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1)
[5]从环境美学到城市美学[J]. 程相占,阿诺德·伯林特.  学术研究. 2009(05)
[6]走向真正的环境审美:化解景观审美经验中的边界和对立[J]. 埃米莉·布雷迪,程相占.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7]景观的含义[J]. 俞孔坚.  时代建筑. 2002(01)



本文编号:3491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491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5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