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瓦尔特·本雅明批判理论的设计学阐释

发布时间:2021-11-28 05:41
  本文将瓦尔特·本雅明的批判理论文本作为主要依据,以本雅明童年时期形成的观察视角为起始点,力图阐明在视觉艺术文化生产的变革、空间体验与建筑理论的嬗变以及资本主义商业社会衍生的时尚的影响之下,本雅明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现代性研究是如何基于自身的现代性经验发生转向的。并通过发掘本雅明文本中“隐喻”的手法与物质文化在运作方式上的潜在相似性与关联性,来重新审视本雅明的批判理论,从而为艺术设计物质文化研究提供新的可能,探索设计学批评写作的新视域。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瓦尔特·本雅明批判理论的设计学阐释


《柏林童年》英文版封面

德文,玩具,俄罗斯,出版社


图 1-2《俄罗斯玩具》发表于德文报雅明.单行道[M].王涌 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12:104明.莫斯科日记 柏林纪事[M].潘小松 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144

玩具,陶土,俄罗斯,艺术品


图 1-3 俄罗斯手工陶土玩具玩具属性的归类,本雅明说:玩具是手工具——而不是艺术品。9这句话和玩具这样日常之物截然不同的态度。玩具的意义更多的在于把玩的过程艺术品不同之处在于,精神能量不只能通过凝视的方式,更通过触摸来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异物感[J]. 金秋野.  建筑学报. 2016(05)
[2]论本雅明的城市空间批评[J]. 刘白,蔡熙.  当代外国文学. 2015(02)
[3]传统艺术设计伦理中的隐喻文化现象诠释[J]. 王志强.  艺术百家. 2013(06)
[4]历史的身体 瓦尔特·本雅明思想中的空间想象[J]. 约翰·哈特尔,马楠.  新美术. 2013(10)
[5]论本雅明的“政治的审美化”批评模型的意义——兼论意大利未来主义[J]. 周韵.  文艺理论研究. 2013(04)
[6]新维也纳艺术史学派的历史轮廓——本雅明《严谨的艺术科学》读书小记[J]. 神宁婧.  美术教育研究. 2013(13)
[7]“视觉”及其生产:重读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J]. 李健.  天津社会科学. 2013(02)
[8]意合空间:那不勒斯的多孔性与奥尔森的投射诗[J]. 桑翠林.  外国文学评论. 2011(02)
[9]建筑,一个时代的面相——本雅明建筑体验之现象学维度[J]. 晓默.  建筑师. 2009(02)
[10]本雅明思想的批判性维度及其意义[J]. 王才勇.  人文杂志. 2008(02)

博士论文
[1]艺术“裂变”时代的美学[D]. 张文杰.复旦大学 2009
[2]视觉隐喻与空间转向[D]. 高燕.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本雅明《拱廊街计划》的视觉文化研究[D]. 廖红艳.华东师范大学 2016
[2]本雅明的19世纪巴黎碎片“考古”[D]. 王小艺.黑龙江大学 2014
[3]本雅明“拱廊街计划”批评方法论问题研究[D]. 刘奕.黑龙江大学 2010
[4]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研究[D]. 辛楠.南京师范大学 2006
[5]对本雅明视觉文化理论中技术与艺术关系之研究[D]. 黄继谦.中央美术学院 2006
[6]拯救与回归——本雅明现代艺术思想研究[D]. 马友平.四川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23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523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1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