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二十四节气色彩意象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2 00:15
二十四节气现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它是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和物候的变化规律,进行观测、探索、总结而出的,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所独创的文化遗产。色彩意象则是将色彩作为载体来表达色彩之外更深层含义的意象,是人们对于色彩文化的共同心理认知,也是一个地区或民族色彩体系区别于其他色彩体系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因此通过对北京二十四节气的色彩意象研究,不仅可以通过色彩的方式来展现北京地区对于二十四节气所拥有的共同文化认知,还能将抽象的传统节气文化通过色彩这种直观、识别力强的方式加以传播与发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形成深刻的文化印象。京城,指国都、首都,本文所研究的是我国现在的首都,即北京。本文以北京二十四节气色彩意象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与拍摄、统计分析、色彩数据量化与信息可视化等研究方法相结合,从物候特征、农事农谚、风俗习惯、饮食特征四方面对北京的二十四个节气进行大量研究,对每个节气北京的代表物像进行提取,整理了北京二十四节气物象表,用了 2年时间,对北京二十四节气进行实地的照片采集与数据分析。通过色彩聚类、小组筛选等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筛选,构建北京二十四节气色彩...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拍摄较暗的荷花?
??相同,右图为比对色卡修正后的图片(如图1-2)。提取出图片中色彩并对提取??出来的色彩做专业小组筛选,取象归类,选出最符合节气代表物像的色彩。??I?w?1??,?>?上—-??图1-1拍摄较暗的荷花?图1-2修正后的荷花??1.3.3色彩意象设计实践应用的方法??(1)
Kill!??芒种-饮食13jpg?芒种-饮食14.]pg?芒种—饮食15.jpg?芒种-饮食16.jpg?芒种一饮食17.jpg??图2-1芒种照片收集??2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传统色彩意象在电商网站中的应用价值[J]. 王硕,李霞. 艺术科技. 2016(11)
[2]“意象”概念和以“意象”为核心的美的本体说[J]. 毛宣国. 社会科学辑刊. 2015(05)
[3]中日色彩文化比较:基于民族心理的色彩意象[J]. 田少煦,徐丽君.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4]“一花一世界”五行色谱的设计研究[J]. 李霞,康修机. 艺术评论. 2015(01)
[5]霜形成的有利条件和观测记录技巧初探[J]. 田茂. 北京农业. 2014(09)
[6]“五行说”传统色彩观的传承与发展[J]. 张杰,张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7]二十四节气中的文化底蕴[J]. 崔玉霞. 农业考古. 2009(03)
[8]意境与哲理——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学特征[J]. 张国华.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8(09)
[9]色彩的境界人文观照与画绘表现——陈绶祥谈国画色法[J]. 付阳华. 美术观察. 2003(04)
硕士论文
[1]“随类赋色”与中国绘画的意象性[D]. 崔淼.辽宁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27334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拍摄较暗的荷花?
??相同,右图为比对色卡修正后的图片(如图1-2)。提取出图片中色彩并对提取??出来的色彩做专业小组筛选,取象归类,选出最符合节气代表物像的色彩。??I?w?1??,?>?上—-??图1-1拍摄较暗的荷花?图1-2修正后的荷花??1.3.3色彩意象设计实践应用的方法??(1)
Kill!??芒种-饮食13jpg?芒种-饮食14.]pg?芒种—饮食15.jpg?芒种-饮食16.jpg?芒种一饮食17.jpg??图2-1芒种照片收集??2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传统色彩意象在电商网站中的应用价值[J]. 王硕,李霞. 艺术科技. 2016(11)
[2]“意象”概念和以“意象”为核心的美的本体说[J]. 毛宣国. 社会科学辑刊. 2015(05)
[3]中日色彩文化比较:基于民族心理的色彩意象[J]. 田少煦,徐丽君.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4]“一花一世界”五行色谱的设计研究[J]. 李霞,康修机. 艺术评论. 2015(01)
[5]霜形成的有利条件和观测记录技巧初探[J]. 田茂. 北京农业. 2014(09)
[6]“五行说”传统色彩观的传承与发展[J]. 张杰,张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7]二十四节气中的文化底蕴[J]. 崔玉霞. 农业考古. 2009(03)
[8]意境与哲理——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学特征[J]. 张国华.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8(09)
[9]色彩的境界人文观照与画绘表现——陈绶祥谈国画色法[J]. 付阳华. 美术观察. 2003(04)
硕士论文
[1]“随类赋色”与中国绘画的意象性[D]. 崔淼.辽宁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27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527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