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导视系统中的字体设计 ——以乐山大佛景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31 14:34
景区导视系统是旅游景区信息的浓缩载体,是旅游景区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也是传递和塑造地域文化、风俗风情及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游客通过旅游景区的导视系统即时、有效、清晰地接收和了解景区信息并作为引导。作为引导游客的导视系统来说,文字就是该系统设计的重要构成元素,与世界其他国家语言文化相比较,汉字一直保持着文字的符号性和象形性特征,具有很强的符号化和图形化特点。汉语作为中国唯一官方语言,是中国人民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汉字即成为大众媒体传达信息的工具。符号、图形和文字是构成导视系统的主要元素,针对前两者的设计研究状态已相对饱和,而关于导视系统中的汉字字体设计研究还较为薄弱。本文以旅游景区导视系统中的汉字作为研究内容,通过笔者查阅大量文献,对景区导视系统概况、导视系统中的字体分类及文字在导视系统中的功能性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结合笔者对旅游景区导视系统中的字体选择、编排组合及中英文翻译形式等内容的实证调研考察,根据汉字在旅游景区导视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总结汉字在实际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乐山大佛景区导视系统的字体现存问题和发展需求提出了可行性的汉字设计方法。本论文以乐山...
【文章来源】: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衬线字体(图片来源:网络)
Fig2-1 seri(fPicture Source: Internet) Fig2-2sans-seri(f(Picture Source: Internet)2.2.2 无衬线体无衬线体则是指笔画没有装饰的,笔画粗细变化不显著的字体。如图2-2所示,早在埃及希腊风格时期的墓碑石和陶罐绘纹上就出现了无装饰线的字样,其刻有54行古希腊大写字母的罗塞塔铭文(Rosetta Stone)就其形态而言是接近现代无衬线体的,但因受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对于文字的要求仅仅在于记录信息,并非有意识的去创造字形,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衬线体。随着时代信息的发展,当信息的传播媒介主要依靠图书时,为适应新的需求,1816年由英国人威廉·卡斯隆设计的“双线英国埃及体”成为第一种早期被应用于印刷的、较为完善的无衬线体。西文无衬线体出现时只有大写字母,直到1830年,德国席特与吉谢克铸字公司首次创造了小写字母的无饰线体。1832年
细视觉相等、笔形方头方尾,但无第二种外语语言文字的搭配。二者同为景区服务导视信息,选择两款不同风格的字体呈现,这样的设计是不合理、不严谨的。图3-1 景区讲解服务中心(图片来源:笔者拍摄)Fig3-1 Tour guide service center(Picture Source: Author's Photo)图 3-2 取像点(图片来源:笔者拍摄)Fig3-2 Image taking point(Picture Source: Author's Photo)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仪新人文宋字体设计的方法、过程与展望[J]. 陈嵘. 装饰. 2016(09)
[2]无衬线字体在平面设计领域应用探研[J]. 刘缇.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3]艺术性在景区导视系统中的作用研究[J]. 台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7)
[4]汉字起源研究述评[J]. 肖虹.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5]乐山大佛的奇与美[J]. 魏奕雄.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09(04)
[6]乐山大佛的时代背景及其社会意义[J]. 杜厚信. 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04)
[7]乐山大佛与弥勒像的中国化[J]. 干树德. 文史知识. 1991(11)
硕士论文
[1]博物馆视觉信息设计中的字体形态研究[D]. 何晋烨.华中师范大学 2016
[2]字体设计中视错觉原理的应用研究[D]. 燕计磊.河北师范大学 2010
[3]旅游景区导向系统设计研究[D]. 易丽玲.湖北工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60428
【文章来源】: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衬线字体(图片来源:网络)
Fig2-1 seri(fPicture Source: Internet) Fig2-2sans-seri(f(Picture Source: Internet)2.2.2 无衬线体无衬线体则是指笔画没有装饰的,笔画粗细变化不显著的字体。如图2-2所示,早在埃及希腊风格时期的墓碑石和陶罐绘纹上就出现了无装饰线的字样,其刻有54行古希腊大写字母的罗塞塔铭文(Rosetta Stone)就其形态而言是接近现代无衬线体的,但因受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对于文字的要求仅仅在于记录信息,并非有意识的去创造字形,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衬线体。随着时代信息的发展,当信息的传播媒介主要依靠图书时,为适应新的需求,1816年由英国人威廉·卡斯隆设计的“双线英国埃及体”成为第一种早期被应用于印刷的、较为完善的无衬线体。西文无衬线体出现时只有大写字母,直到1830年,德国席特与吉谢克铸字公司首次创造了小写字母的无饰线体。1832年
细视觉相等、笔形方头方尾,但无第二种外语语言文字的搭配。二者同为景区服务导视信息,选择两款不同风格的字体呈现,这样的设计是不合理、不严谨的。图3-1 景区讲解服务中心(图片来源:笔者拍摄)Fig3-1 Tour guide service center(Picture Source: Author's Photo)图 3-2 取像点(图片来源:笔者拍摄)Fig3-2 Image taking point(Picture Source: Author's Photo)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仪新人文宋字体设计的方法、过程与展望[J]. 陈嵘. 装饰. 2016(09)
[2]无衬线字体在平面设计领域应用探研[J]. 刘缇.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3]艺术性在景区导视系统中的作用研究[J]. 台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7)
[4]汉字起源研究述评[J]. 肖虹.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5]乐山大佛的奇与美[J]. 魏奕雄.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09(04)
[6]乐山大佛的时代背景及其社会意义[J]. 杜厚信. 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04)
[7]乐山大佛与弥勒像的中国化[J]. 干树德. 文史知识. 1991(11)
硕士论文
[1]博物馆视觉信息设计中的字体形态研究[D]. 何晋烨.华中师范大学 2016
[2]字体设计中视错觉原理的应用研究[D]. 燕计磊.河北师范大学 2010
[3]旅游景区导向系统设计研究[D]. 易丽玲.湖北工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60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560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