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马克思审美理想的精神特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0 01:19
  献身于人类解放事业的马克思,没有作为职业美学家或艺术家而专注于美的学理研究与建树。但并不能因此就否认马克思在审美方面独特、丰富的理论和实践贡献。马克思早期热心于诗歌和小说创作并留下了许多作品,后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和阐明了审美领域的众多问题。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审美理想是审美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审美活动的方向。马克思审美理论的整体统一性和逻辑连贯性集中体现在其审美理想中。他对审美理想的诠释,是由他所处的异化现实生活、所面对的社会冲突、所肩负的指引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使命综合驱动并为之服务的,其中蕴含着只有马克思才能提出、才能深刻阐发的学理意义,具有独特的思想理论特征。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早期的诗歌创作、中后期各种各样的文艺评述以及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散文式、诗歌式的表达、批评的全面梳理,企求能较为全面深入地把握和阐发马克思审美理想的精神特质。首先,马克思作为革命家,他的审美理想不同于一般美学家或艺术家,而是建之于他所面对的社会现实、他所树立的社会理想以及他所参加的革命实践之上的一种对人生、社会美的预设与追求。由此,他的审美理想必定与其社会理想彼此缠绕,...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问题的提出
    2.文献综述
        2.1 马克思本人的文献研究
        2.2 国外研究概述
        2.3 国内研究概述
    3.研究目的和意义
        3.1 研究的目的
        3.2 研究的意义
    4.独创和新颖之处
    5.基本概念厘析
第一章 审美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缠绕
    1.1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审美理想与社会理想彼此缠绕的内在根据
        1.1.1 人的理想性本质
        1.1.2 人的现实异化
        1.1.3 人本质的实现
    1.2 审美理想的社会理致与社会理想的审美情趣
        1.2.1 审美的社会根据与历史尺度
        1.2.2 审美理想之义与情的交融
        1.2.3 审美理想的社会理致
        1.2.4 社会理想的审美情趣
    1.3 诉求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相统一的审美理想境界
        1.3.1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观照和赏析美
        1.3.2 自然美的社会赋义与社会美的自然寄趣
        1.3.3 “三个主人”的审美理想意涵
    1.4 审美理想是社会理想的诗意表达
        1.4.1 审美理想之情境把握与社会形象预设
        1.4.2 审美理想之个性化体悟与社会性复合
        1.4.3 审美理想之社会正义声张与艺术化呐喊
第二章 非功利性与功利性的统一
    2.1 审美的高致情怀在于脱俗制欲
        2.1.1 审美与现实的天然距离
        2.1.2 审美是人生需要层次中的高阶境界
    2.2 审美创造就是目的本身——个人层面审美的非功利性
    2.3 为人类福利而劳动——全人类层面审美的功利性
    2.4 有限非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
第三章 现实性与超越性的涵化
    3.1 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与“社会关系的总和”
    3.2 理想烛照现实
        3.2.1 理想对现实可能性的预期
        3.2.2 理想以未来观照、评价和重塑现实
    3.3 现实关切与终极眷注
        3.3.1 现实与理想的冲突驱使主体眺望未来
        3.3.2 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是社会审美理想的不竭光源与动能
    3.4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3.4.1 现实生成理想与趋向理想
        3.4.2 理想引导现实与变革现实
第四章 批判性与建设性的一致
    4.1 异化的批判:物的完美压制和损毁了人的完美
        4.1.1 对物的依赖与人的独立之间的悖论
        4.1.2 物性尺度的粗暴与人本质力量尺度的羸弱
        4.1.3 物俗的单面性强化与人生的全面性缺失
    4.2 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审美贫困的批判
        4.2.1 “眼睛的贪婪与钱袋”
        4.2.2 货币拜物教对美感的污损
        4.2.3 审美创造力的物质贫乏与物质创造力的审美贫乏
        4.2.4 大众审美享受的压抑与扭曲
    4.3 审美感知的社会救赎与主体升华
        4.3.1 让劳动成为乐生的第一需要
        4.3.2 破决奴隶般的分工
        4.3.3 实现人本质的复归
        4.3.4 焕发劳动者的审美意识与创造力
余论 弘扬马克思的审美理想,克服审美资本主义病症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与发表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579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579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3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