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之美:遮蔽与彰显
发布时间:2022-02-13 08:41
山脉曾经和湿地一样是令人恐惧和深恶痛绝的对象,然而,在现代山水画的影响下,山脉之美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彰显,而湿地在美学上仍然是邪恶、丑陋的象征。美国环境哲学的三个代表性人物梭罗、缪尔和利奥波德都表达过对湿地的审美欣赏,但他们的角度各有不同。对梭罗和缪尔来说,湿地之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花卉和荒野的兴趣,而利奥波德对湿地的审美欣赏则更多地从自然历史和生态学中得到启示。例如,他认为鹤作为湿地动物比其他美国大型鸟类更古老,这种进化信息和理论视角增强了我们对它们的审美体验。同时,湿地物种之间的生态关系如泥炭苔藓、美洲落叶松和猪笼草等形成了我们对湿地生态共同体的审美体验。利奥波德的大地审美涉及所有的感官模式,强调认知和感觉。在这方面,它更类似于音乐美学,而不是绘画美学。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53(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湿地荒原
二、梭罗的冥河沼泽
三、缪尔的涉水荒野
四、山脉之显,湿地之隐
五、走向自主的自然审美
六、领悟沼泽
七、天赐沼泽
八、利奥波德的蜿蜒旋律
九、大(湿)地审美
本文编号:3622874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53(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湿地荒原
二、梭罗的冥河沼泽
三、缪尔的涉水荒野
四、山脉之显,湿地之隐
五、走向自主的自然审美
六、领悟沼泽
七、天赐沼泽
八、利奥波德的蜿蜒旋律
九、大(湿)地审美
本文编号:3622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622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