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丝路审美文化的属性特征及其范式论意义

发布时间:2022-04-22 22:46
  "丝路审美文化"广义上是指与丝路相关联、缘丝路而生发、因丝路而熔铸的,体现于物质、图像、文学、行为(活态)、创意等领域的现象和产品中的文化。在"丝绸之路"这个广袤深邃的历史地理空间中,审美文化的流通,构成了一个复杂宏大的"多元系统",穿梭渗透于人类文化的各个分支,正会通集聚为知识生产和资本分配的新场域,以其"歧感共通性""活态空间性""熔铸生成性""历史物质性""事件流动性"和"融通生产性"等属性特征,在民心相通、人文化成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过程中发挥基础功能与枢纽作用。"丝路审美文化"是美学研究对象,也是涵摄了世界观、思想理论、方法手段和价值准则的,能对对象进行重构和系统"深描"的研究范式。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巴迪欧的“事件哲学”[J]. 高宣扬.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2]论“活态文化”与“第三空间”[J]. 张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2)
[3]论物质性诗学[J]. 张进.  文艺理论研究. 2013(04)
[4]论历史流传物的语言性[J]. 金元浦.  文艺研究. 2007(01)
[5]多元系统论[J]. 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张南峰.  中国翻译. 2002(04)



本文编号:3646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646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a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