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德形式美学对美育的启示意义
发布时间:2017-05-26 17:00
本文关键词:论康德形式美学对美育的启示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康德美学的核心范畴——“形式”在美学史上是个内涵极为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大相迥异的含义,而康德提出并精心阐发的“先验形式”则是对形式美学的重要贡献,正是这一概念的提出以及康德对形式的独特见解决定了他在美学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 重新认识康德形式美学的价值对于当下我们的美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审美化倾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生活中的浅表装饰,而是渗透到了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中了,美和审美泛化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由此而来的是,人们过分关注感官刺激,而忽视了精神世界的塑造和道德修养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的感性世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许多人仅仅停留于感性的刺激而未能有感性的升华,而教育体制采取的方式往往是粗暴和简单的,一方面是纯粹的道德灌输,另一方面是一味地“禁欲”,断然排斥人们合理的感性欲求,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后果往往适得其反。如何合理贯彻实施美育策略才是最积极有效的呢?这正是本文的指向所在。 康德的形式美学无疑为我们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思想,阐释其形式美学思想、探索其美学思想对我们当下审美教育的启示意义则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阐明形式概念在西方美学中的多重意义和在中国美学中较为稳定的意义,界定康德形式美学,指康德以形式为核心的迥异于前人的独特美学思想。 二、通过对《判断力批判》相关章节及康德其他著作的解读,指出康德美学思想中形式的独特意义:在康德美学中,形式是人之形成人性、人格的关键因素,正是他独特的形式观给我们的美育带来了莫大的启示。 三、人在图像时代越发依赖图像去接受和理解世界,在审美活动中亦如此,而美育所做的似乎也正是引导人如此。康德形式观至少给我们三点启示:形式对于人的类特性来说无比重要;注重形式并非倡导感官刺激;美育的旨归是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人。
【关键词】:康德 形式美学 审美教育 启示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3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1 形式美学概说10-16
- 1.1 形式概念在中国的产生及传播10-11
- 1.2 形式的一般美学意义11-14
- 1.2.1 形式在中国美学中的意义11
- 1.2.2 形式在西方美学史上的意义11-14
- 1.3 对康德形式美学的界定14-16
- 1.3.1 形式美学的定义14-15
- 1.3.2 康德形式美学的定义15-16
- 2 康德形式美学思想述评16-31
- 2.1 中国现当代美学界对康德形式美学的阐释16-18
- 2.1.1 宗白华、朱光潜对康德形式美学的不同阐释16-18
- 2.1.2 康德美学研究缺失于与中国美育实践的结合18
- 2.2 对康德形式美学中几个重要概念的阐释18-26
- 2.2.1 表象和想象力19-20
- 2.2.2 利害与兴趣20-21
- 2.2.3 “先验形式”与“合目的性的形式”21-26
- 2.3 对康德形式观的阐释26-31
- 2.3.1 康德美学中“形式”的所指26-27
- 2.3.2 将“刺激”和“激动”抽象掉的纯粹形式观27-29
- 2.3.3 康德形式美学的建构功能29-31
- 3 康德形式美学视野下对美育的反思31-45
- 3.1 当前中国审美现状和美育概说31-37
- 3.1.1 审美现状反思31-32
- 3.1.2 美育现状32-37
- 3.2 康德形式美学视野下对美育的思考37-45
- 3.2.1 三个层面上对美育的启示意义37-39
- 3.2.2 康德形式美学影响美育可能性分析39
- 3.2.3 如何在康德形式美学的指引下发展中国美育39-45
- 参考文献45-48
- 后记48-4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晓兰;李渔生活美学的当代阐释[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论康德形式美学对美育的启示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7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97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