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卢梭的美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7-07-30 18:29

  本文关键词:卢梭的美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卢梭 自然 文明 美育


【摘要】: 让·雅克·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卢梭尽管没有直接提出“美育”概念,但他的教育思想中却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他的“自然主义”的美育思想反映了时代的精神,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都空前严重的当今时代,重新认识卢梭美育思想的内涵和当代价值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考察卢梭美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包括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社会教育情况和《爱弥儿》的创作过程,分析卢梭美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来源。自然哲学是卢梭哲学的精髓,自然和文明的对立是其思想展开的基础,他的自然主义教育和美育思想也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卢梭通过对人类不平等起源的论述,指出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而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文明每前进一步,人类在精神上的不平等就加深一步,人的自由本性也随之扭曲。因此卢梭设想通过社会政治变革和教育途径创造出新的合乎人性的环境和社会,使人的本性得以在更高的文明程度上复归。他的教育著作《爱弥儿》的问世成为卢梭自然教育思想产生的一个标志。 第二部分探讨卢梭美育思想的内涵、目的、原则以及实施的方法和途径。“自然”是卢梭美育思想的核心概念。在卢梭那里,“自然的”就意味着“完美的”,“自然”是完美人性的灵魂和基础,审美力是完美人性的重要标志。所谓自然主义的美育,也就是顺应着自然的规律,对人的自然的完美天性的保持和培养,对人的天生的审美力的培育与呵护。卢梭的理想是培养健全完美的“自然人”,进而构造一个完美新人、理想人性以及美好的社会制度。卢梭崇尚自然,重视通过自然美的途径进行审美教育,具体方法体现在五个方面: 1、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完美健全的身体。2、通过游戏、绘画培养敏锐丰富的感性能力。3、通过自然直观教学培养明晰缜密的理性能力。4、通过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美德。5、通过广泛的审美活动培养正确的审美鉴赏力。并主张在学习过程中保证学生适量的自由,使学生充分享受自由和快乐。 第三部分讨论卢梭美育思想的影响、当代意义、以及存在的局限性。 卢梭的美育思想对当时及以后的欧美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康德和席勒更是吸收了卢梭的自由原则、情感崇拜、回归自然的思想并将自由意识与审美教育发扬光大;马克思一生致力的人的自由和解放问题,也受到卢梭的启发。中国近代一些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也都深受影响,著名美育思想家蔡元培把卢梭主张的自由、平等、博爱作为当时维新教育的目标,并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卢梭的美育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意义。卢梭培养完美人性的教育理想和我们现代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卢梭倡导的感性教育和情感教育仍是现代美育的根本任务;卢梭批判现代工业文明,主张“回归自然”的“自然主义”美育思想,更是具有深刻的生态文化价值。它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各项素质全面发展、身心两健的完美的人,对于重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当代人的“生态本性”,恢复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具有现实意义。 但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卢梭的美育思想中存在着深刻的悖论和鲜明的局限性。他的唯心主义的逻辑起点,忽视教育本质的社会性以及否定科学与艺术的观念都是偏激的,但瑕不掩瑜,卢梭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无疑是空前深刻的,他昭示的向度也给人以无尽的启发。
【关键词】:卢梭 自然 文明 美育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3-095.65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引言10
  • 一卢梭美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哲学基础10-18
  • (一) 卢梭美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0-13
  • (二) 卢梭美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来源13-18
  • 二卢梭美育思想的基本内容18-34
  • (一) 卢梭美育思想的内涵18-24
  • (二) 卢梭美育思想的目标和原则24-26
  • (三) 卢梭美育思想实施的方法和途径26-34
  • 三卢梭美育思想的影响以及当代意义34-49
  • (一) 卢梭美育思想在当时的影响34-37
  • (二) 卢梭美育思想的当代价值37-43
  • (三) 卢梭美育思想的内在矛盾及局限性43-49
  • 注释49-53
  • 参考文献53-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55-56
  • 致谢5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宏凤;对竞技教育中的美育思考[D];吉林体育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595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595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a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