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蒋孔阳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1 06:17

  本文关键词:蒋孔阳美学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蒋孔阳 美学 实践 为人生 当下意义


【摘要】: 蒋孔阳是当代中国重要的美学家,其美学思想既是实践的,又是为人生的。在实践美学中,蒋孔阳提出“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是美学研究的出发点”,把“为人生”确定为美的最终目的,还认为自由的形象和完整的教育是美为人生的两种方式,从而丰富了实践美学。 在细读原著和对比分析中,本文还发现,在“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基础上,蒋孔阳提出“美是多层累的突创”使实践美学更具开放性。蒋孔阳美学思想对当下中国当下美学的发展很具有待发掘的重要意义:扬弃黑格尔美学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出发,蒋孔阳把“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确定为美学研究的重要原则;同时蒋孔阳将古代艺术中的“入世观”和“境界说”整合入了自己为人生的美学;延伸至当下的“盲目西化”和“泛化”问题,蒋孔阳的见解亦很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蒋孔阳 美学 实践 为人生 当下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
  • 一、蒋孔阳美学思想对实践论美学的贡献6-24
  • (一)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美学研究的出发点7-18
  • 1、作为出发点的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7-13
  • 2、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特点13-18
  • (二) 美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生18-24
  • 1、美通过自由的形象为人生18-21
  • (1) 形象使美为人生具有了可能性18-20
  • (2) 自由的形象呼唤文艺工作者自身的美20-21
  • 2、美通过完整的教育为人生21-24
  • (1) 完整的教育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21-23
  • (2) 美育从四个角度塑造完整的人23-24
  • 二、实践论美学的体系特征及蒋孔阳的实践美学24-30
  • (一) 实践论美学的体系特征24-26
  • (二) 蒋孔阳美学的价值构成26-30
  • 1、从“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到“美是多层累的突创”26-29
  • 2、美是恒新恒异的创造29-30
  • 三、蒋孔阳的美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关系及其自身的学术突破30-35
  • (一) 蒋孔阳美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运用30-33
  • (二) 蒋孔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拓展33-35
  • 四、蒋孔阳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发展中的特殊贡献及其当下意义35-41
  • (一) 美学研究的重要原则:历史和逻辑的统一35-38
  • (二) 将入世观和境界说引入为人生的美学38-40
  • 1、先秦音乐中的入世观念38-39
  • 2、绘画艺术中的人生境界39-40
  • (三) 对当下美学前沿问题的意义40-41
  • 1、关于美学研究中的盲目引进西方思想40-41
  • 2、关于美学研究的泛化41
  • 结语41-42
  • 注释42-45
  • 参考文献45-46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46-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立元;美论:寻求对本质主义思路的突破——蒋孔阳美学思想新探之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柳浪;;百年复旦人物志 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大师——蒋孔阳教授[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曾繁仁;蒋孔阳美学思想评述[J];文史哲;2000年05期

4 朱立元;美感论:突破认识论框架的成功尝试——蒋孔阳美学思想新探[J];文史哲;2004年06期

5 朱立元;蒋孔阳审美关系说的现代解读[J];文艺研究;2005年02期

6 张玉能;蒋孔阳晚年美学思想的新发展[J];文艺研究;2005年02期

7 李社教;蒋孔阳美学思想的本土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5期

8 季水河;亦中亦西 恒新恒异——论蒋孔阳先生美学思想的超越性及未来意义[J];学术月刊;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597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597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2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