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中国美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文化自信与中国美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美学研究 儒家学说 中学西渐 文化自信 利玛窦 近现代化 中西文化交流史 基督教义 历史进程 道德修养
【摘要】:正在西方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存在着一种重要的文化与思想动力,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1582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掀开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学西渐"的序幕。他把儒家学说与基督教义相联系,认为"儒家这一教派的最终目的和总的意图是国内的太平和秩序。他们也期待家庭的经济安全和个人的道德修养……完全符合良心的光明和基督教的真理"[1]。利玛窦的介绍使西方人看到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文学院;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
【关键词】: 中国美学研究;儒家学说;中学西渐;文化自信;利玛窦;近现代化;中西文化交流史;基督教义;历史进程;道德修养;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在西方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存在着一种重要的文化与思想动力,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1582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掀开了中西文化交 流史上“中学西渐”的序幕。他把儒家学说与基督教义相联系,认为“儒家这一教派的最终目的和总的意图是国内的太平和秩序。他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u_;;返回源始:中国美学研究的新态势——读邹华新著《中国美学原点解析》[J];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01期
2 王鲁湘;吴昊;;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回顾[J];中国美术馆;2011年01期
3 潘知常;重建中国美学研究的文化构架——评刘士林著《中国诗性文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4 成复旺;中国美学研究的自我突破[J];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5 王德胜;21世纪中国美学研究二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王学海;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主流的审视[J];汕头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7 桑农;;中国美学研究的当代走向[J];思想战线;2007年02期
8 祁志祥;;循名责实、纵横交织——新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的拓展[J];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04期
9 张节末;;中国美学研究的西学化走向难以成功[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10 谭好哲;;转向现实关怀——新时期中国美学研究的一个突出特征[J];文艺争鸣;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光;;审美现代性的时间意识——兼论转型期中国美学研究的当代意识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附录:江苏省美学学会三十年记事(1981—2011)[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祝帅;中国美学研究的里程碑[N];中华读书报;2014年
2 肖瑶;中国美学研究的深化掘进[N];光明日报;2008年
3 ;中国美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N];光明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张微;探索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艺学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葛秀华;从“西方化”到“中国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顾俊剑;论先秦蚕丝文化的审美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62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662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