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游戏的五大审美特征
本文关键词:论网络游戏的五大审美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游戏 审美特征 共时性 数字化 互动性 无间性 多样性
【摘要】:在互联网等技术体系的助推下,网络游戏在20世纪末以其独特的魅力异军突起。它既是"审美日常生活化"的推手,又是"审美日常生活化"的表现,并展现出五大审美特征:审美活动与叙事共时性、审美媒介数字化、审美主体间互动性、审美主客体无间性、审美多样性。网络游戏的这五大审美特征可以归为三类,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的角度而言,其呈现出审美活动与叙事共时性、审美主客体无间性、审美多样性等特征;从审美客体的媒介的角度来说,审美媒介数字化特征明显;从审美主体间的关系来看,审美主体间互动性也十分突出。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网络游戏 审美特征 共时性 数字化 互动性 无间性 多样性
【分类号】:G899;B83-05
【正文快照】: 游戏,自古有之,不仅是在人类社会,即使在动物界,游戏也是普遍存在的。哲学家们对游戏的重视最早可追溯至柏拉图的《理想国》。然而,古人所言之游戏,从未如今日网络游戏一样对社会、人生、审美造成如此大的影响,甚至是冲击。网络游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事物,就中国而言,它是2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红英;通俗文学的审美特征[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2 吴璨;略谈优美和崇高的审美特征[J];江西教育;2003年12期
3 魏饴;从小说接受的动态过程看小说的审美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4 张永华;音乐剧的审美特征[J];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5 李玫;原始雕塑造型的审美特征[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年06期
6 张松鹤;浅谈手工扎染的审美特征[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王增刚;音乐的审美特征[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3期
8 柳文杰;;舞蹈的审美特征[J];艺术广角;2004年03期
9 郭玉华;王桂宏;;浅析中国古典喜剧的审美特征[J];戏剧文学;2006年05期
10 周飞;;蔡元培论艺术的审美特征——读蔡元培“全集”与“选集”[J];美术大观;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范旭;;浅析现代钞券设计艺术的审美特征[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2 田茂军;陈蓉;;论短信文学的审美特征[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白童;;咸丰《地盘子》的审美特征和发展现状初探[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4 张新林;;《歌唱与铜管演奏基本要素与审美特征的比较研究》[A];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宗元;;论楚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征[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杰;音乐剧的三大审美特征[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金海;草原文学艺术的内在品格及其审美特征[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丹;论中国阿拉伯文书法的审美特征[D];西南大学;2015年
2 但愿;后现代视域下的网络自制剧的审美特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佳蓉;黑龙江民族萨满祭祀物品造型艺术特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任红娥;技术时代的审美与审美教育[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苏昊;明清手炉的设计艺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6 王英全;新时期中国连环画的审美研究(1978年-1989年)[D];湘潭大学;2015年
7 王秀兰;论近现代科尔沁叙事民歌的审美特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磊;中国明器雕塑审美特征论[D];山东大学;2007年
9 孙运芬;中国当代新型漫画的审美特征浅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马龙;时尚插画审美特征研究及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99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699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