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惯例论”:早期版本与晚期版本
本文关键词:“艺术惯例论”:早期版本与晚期版本
更多相关文章: 乔治·迪基 艺术惯例论 早期版本 晚期版本 分析美学
【摘要】:在分析美学史当中,"艺术惯例论"给艺术的定义在实践中具有说服力而得到了普遍赞同,但却因理论本身的内在矛盾而倍受批评。这就需要面对批评对惯例论进行不断修订,形成了"艺术惯例论"的两个版本。早期版本认为,艺术是:(1)一件人工制品;(2)一系列方面,这些方面由代表特定社会惯例(艺术界中的)而行动的某人或某些人,授予其供欣赏的候选者的地位。晚期版本认为,艺术是:(1)它必须是件人工制品;(2)它是为提交给艺术界的公众而创造出来的。其中,"艺术家"是理解一个艺术品被制作出来的参与者;"公众"是一系列的人,这些成员在某种程度上准备去理解要提交给他们的物;"艺术界"是整个艺术界系统的整体;一个"艺术界系统"就是一个艺术家将艺术品提交给艺术界公众的构架。
【作者单位】: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关键词】: 乔治·迪基 艺术惯例论 早期版本 晚期版本 分析美学
【分类号】:B83-09
【正文快照】: 为曼德尔鲍姆(Mandelbaum)的文章与丹托(Danto)的更早文章里的观念所导引,从1969年的“界定艺术”这篇文章开始到1974年《艺术与审美》这本专著为止,我做了艺术惯例论的两种早期版本的前期工作。作为对早期版本的各种批评的回应,我给出了重大的修订,而且我认为,惯例论的看法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海玲;;流变中的艺术概念与艺术的终结——兼论全球化视野下人工制品概念的出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道格拉斯·克莱明肖,徐迅 ,邓玫南;艺术·工艺·设计的一些异想[J];装饰;1996年01期
3 胡清媛;;艺术品之思[J];文教资料;2011年03期
4 陈怡;;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中职教学问题分析探讨[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年04期
5 Russel B.Nye,梁晓艳;人文科学和博物馆:定义和联系[J];中国博物馆;2000年03期
6 史欣,张用衡;博物馆类型及其收藏动机[J];中国博物馆;1990年03期
7 陈莉;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界限[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史密斯索尼恩学院全球最大的博物馆和研究机构[J];科技与经济画报;2000年Z1期
9 王建莉;试谈训诂中的文化反映[J];语文学刊;1996年05期
10 Maggie McDonald ,林志信;考古[J];世界科学;200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正耀;李国霞;赵维娟;谢建忠;郭敏;;关于古陶瓷学的研究、仿制和鉴别的思考[A];The Methodology, Prospect and Significance on Non-destroyed Scientific Determination for Chinese Ancient Ceram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2 肖峰;;“造物”的语义分析[A];2003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外文;澳洲旅行慎携物[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0年
2 记者 陈建强;蓟县大面积分布旧石器时代石质人工制品[N];光明日报;2005年
3 H·S·哈里森;牛津版《技术史》精选[N];大众科技报;2006年
4 H·S·哈里森;牛津版《技术史》精选[N];大众科技报;2006年
5 乔治F·麦克唐纳 著 黄晓宏 译;“地球村”的博物馆未来[N];中国文物报;2010年
6 吴九林;琥珀贵在天然[N];中国商报;2005年
7 吴九林;琥珀贵在天然[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8 王建华;“人口考古学”研究刍议[N];中国文物报;2001年
9 郑龙亭;繁昌人字洞遗址讨论的再认识[N];中国文物报;2000年
,本文编号:700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700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