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新美学史范式下的汉代美学

发布时间:2017-08-30 08:15

  本文关键词:新美学史范式下的汉代美学


  更多相关文章: 汉代美学 美学理论 美学史观 美学史料 中国美学史


【摘要】:在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与书写中,汉代美学长期处于薄弱环节。依据美学史的研究范式,其原因有二:汉代艺术与非艺术界线的模糊、知识系统内容区分的含混,以及思想家理论抽象思维的不足,与美学作为艺术哲学的界定之间存在错位;汉代美学发展的非同一性,与美学史书写的启蒙史观之间存在错位。基于此,《中国美学经典·汉代卷》通过艺术哲学向文化哲学的位移,和从中国美学自身特征出发对启蒙史观的调整,得以形成新的中国美学史研究范式并介入两汉历史,从而为还原汉代美学的本来面目提供了可能。该书运用新美学史范式重新建构了汉代美学史料体系,展现了汉代美学的多元性、丰富性与敞开性,凸显了汉代美学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
【作者单位】: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关键词】汉代美学 美学理论 美学史观 美学史料 中国美学史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两汉时期具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在中国美学史书写中却一直处于薄弱环节,但并不足以据此否定汉代美学在中国美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事实上,汉代美学作为先秦与魏晋两大美学高峰的过渡阶段,向上承接着先秦诸子的创新、向下开启了魏晋美与艺术的空灵自觉时代,价值不言而喻。该价值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清;精彩纷呈的动态格局——读吴功正新著《唐代美学史》[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周军伟;;当代老子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基于美学史的考察[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毛崇杰;;分析美学研究的新贡献——读刘悦笛的《分析美学史》[J];文艺争鸣;2012年09期

4 周舟;准确把握美学史转型期的特征──评吴功正著《六朝美学史》[J];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5 庄锡华;观念·成果·风格——评《六朝美学史》[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1期

6 霍松林;评吴功正著《六朝美学史》[J];文学评论;1996年03期

7 霍松林;评吴功正《唐代美学史》[J];文学评论;2000年04期

8 王志清;精彩纷呈的动态格局——吴功正新著《唐代美学史》评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敏泽;读《东方美学史》[J];文学评论;2004年04期

10 陈国雄;;美学史研究的理论深化与视野拓展[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庆本;;美学史方法论[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仪平策;;关于中国“美学史观”与方法论问题[A];东方丛刊(1992年第3辑 总第3辑)[C];1992年

3 李社教;;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评邱紫华的《东方美学史》[A];东方丛刊(2004年第4辑 总第五十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绵璐;独具研究个性的服饰美学史[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2 单世联;美的另一个深沉版本[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3 黄能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致广大 尽精微[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本文编号:758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758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7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