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美学的特质及其文化理想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美学的特质及其文化理想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美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美学 艺术生产 独创性 异化劳动 价值形态 文化理想 美学问题 艺术作品 自由劳动
【摘要】:正一在评价柏拉威尔的《马克思与世界文学》时,琼斯指出:"在马克思的整个学说中,美学占一席重要地位。对马克思来说,艺术家就是视工作本身为乐事的那一类人,而现代工业资本主义却令人可怖地使大多数人的生活远离了这一理想。"①事实上,马克思除了大量阅读和欣赏西方经典文艺作品外,还致力于文学创作与批评实践,显示出对审美和艺术问题的深刻理解。②客观地说,在马克思那里,并没有系统完整的美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美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美学 艺术生产 独创性 异化劳动 价值形态 文化理想 美学问题 艺术作品 自由劳动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一在评价柏拉威尔的《马克思与世界文学》时,琼斯指出:“在马克思的整个学说中,美学占一席重要地位。对马克思来说,艺术家就是视工作本身为乐事的那一类人,而现代工业资本主义却令人可怖地使大多数人的生活远离了这一理想。”①事实上,马克思除了大量阅读和欣赏西方经典文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咏吟;;主体间性理论与审美价值体验的共通感[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4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5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周德海;;论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体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联动型动力机制的精神实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李继武;;对人学五个“要义”和“以人为本”内涵的看法——与顾智明教授商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4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5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6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彭希义;;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基于贵阳花溪区彝族农民工群体的调查[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琳;;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三题论略[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建国;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咏吟;体验流与话语流的审美关联[J];文艺评论;1999年04期
2 D.扎哈维,臧佩洪;胡塞尔先验哲学的交互主体性转折[J];哲学译丛;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西林;;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人文理想主义[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1998年00期
2 庄锡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建构——评曾簇林著《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纲要》[J];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3 祝秉权,曾庆富;马克思主义美学原则的起点[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4 傅开沛;;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物体——对否定马克思主义美学原则倾向的批评[J];广西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5 粟世来;;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研究中的误识与偏见——兼评实践美学非马论者的一些观点[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张弓;;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与实践美学[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董学文;;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人本主义问题——兼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分期[J];武陵学刊;2010年03期
8 ;约稿启事[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8年02期
9 ;王杰主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2卷第2期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04期
10 俞兆平;创造社与马克思主义美学[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钟名诚;;论朱光潜美学思想改造的三个层面[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向峰;;《手稿》的美学解读[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4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5 庞世伟;;人在“归途”中——马克思审美现代性批判的人学意蕴[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谷鹏飞;;中国美学的现代发生与当代困境[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朱存明;;《手稿》与中国美学问题[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顾凤威;;后现代的审美悖论与马克思的科学预见[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吴家荣;;论审美感染力的批评标准——二十一世纪文学批评标准刍议[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汪济生;;“劳动创造了美”还是“劳动生产了美”——对一个源自经典的美学核心命题的辨析与追踪[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丁国旗;走向开放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N];文艺报;2008年
2 周来祥;前后两个三十年[N];人民日报;2008年
3 任雪;坚持美学研究的辩证唯物主义传统[N];文艺报;2010年
4 张永清;当下美学研究期待解决什么[N];文艺报;2003年
5 刘晓燕;作为马克思后学的阿多诺[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代迅;跨文化转向中的中国美学抉择[N];文艺报;2009年
7 上海社会科学院 沈大明;马尔库塞:用美学的批判救治西方文明弊病[N];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彭修银;构建当代形态的和谐美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2 董宏;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洋;马克思美学思想对于消解现实异化的意义[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2 宋婷;和谐社会视阈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刘樝;商品的审美价值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张晓文;中国当代美学新的学科生长点[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恒贵;卢卡奇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3年
6 罗金成;李泽厚、朱光潜实践美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徐炫;自然何以为美?生态主义视野中的蔡仪美学[D];西南大学;2010年
8 李瑞奇;倥偬廿载,,浮沉三纪——陈望道美学思想评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凯;康德美学中的自由[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马冰初;席勒美育思想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66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766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