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思柏拉图什么是美的追问——基于《大希庇阿斯篇》
本文关键词:重思柏拉图什么是美的追问——基于《大希庇阿斯篇》
更多相关文章: 柏拉图 什么是美 《大希庇阿斯篇》 内在脉络 根本方法 哲学追问
【摘要】:从早期思想到中期思想,柏拉图一直把什么是美当作其哲学探讨的一个基本论题,美的问题构成了其哲学研究的必要内容。围绕什么是美的主题,重思柏拉图对什么是美的追问,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什么是美追问的内在脉络:对美本身由下定义朝美的理念方向发展;二是对什么是美追问的根本方法:依靠辩证法寻求事物的定义,从而取得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三是对什么是美追问根本上是哲学的追问:美本身和美的事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 柏拉图 什么是美 《大希庇阿斯篇》 内在脉络 根本方法 哲学追问
【基金】:中国政法大学校级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负责人张都爱
【分类号】:B83-02
【正文快照】: 《大希庇阿斯篇》是柏拉图早期就什么是美的问题所探讨的一篇专门性对话,这篇对话在柏拉图的整个思想体系的发展和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中的意义都是重要的。这篇对话关于美的定义的论争展示了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和柏拉图在此基础上推进的理念论之间的直接关涉。从早期思想到中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友峰;岳介先;;西方古代美学:范式与历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荣先林;;真善美及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诠释[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3 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谭刚,龙建新;足球之美——对足球运动的美学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5 罗松涛;由诗之言到说之语——从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之阐释看其语言之思[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6 江峰;;客观与主观:当代课程哲学的两种知识观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7 陈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夏思永;肖正;;“顺其自然”与“征服自然”——中希古代健身理念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9 王渭清;佛家中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王明治;袁平;;比较北欧、日本工业设计 构建中国现代设计美学[J];包装工程;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大为;;“诗意人类学”:中国古典诗学与解构主义的精神会通[A];中国新诗一百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健;;现代动漫电影中的暴力美学[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学森;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张荣翼;冲突与重建[D];四川大学;2002年
5 何颖;多维视野中的非理性及其价值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孔建平;文艺美学的维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高一农;汉赋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世涛;论近代英国经验论实体学说的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革新;返回存在之源[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磊;基督的天国与佛佑的人间[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宏;加入WTO的效应——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李海青;批判的价值——休谟哲学的反形而上学倾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汤杰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美育发展主要区域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任晓燕;从隐形之诗到显形艺术——论马利坦诗学理论中的诗和艺术[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8 金松兰;论韩国基督教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社会影响[D];延边大学;2003年
9 张家铣;从规范世界到意义世界[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高宏;亚里士多德的存在学及其对海德格尔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飞飞;;迷狂通向自由——从柏拉图“迷狂说”的审美意义出发[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2 王和丽;;美的理念与终极价值——柏拉图的美学价值论[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3 陈晔;;探究美的本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1期
4 石艺X;;科学为基 与时俱进——我眼中的美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5 白福亮;;关于美——美学定义综述[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6 宛小平;;朱光潜中西美学比较视野中的孟子[J];美与时代(下);2011年06期
7 冯学勤;;抛弃审美形而上学:倒退还是进步——就尼采晚年思想转变与王元骧先生商榷[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高强;;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中西自然观[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9 李淑云;金乃茹;戴玉竹;;奥古斯丁与阿奎那美学思想比较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秦彦士;;人的二重性与艺术悖论——古代艺术政治论到现代功利论的文化误区[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刘泰然;陈雪;;图像意志与时间意识:对一种“看的方式”的梳理与分析[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应龙;;文化美学视野与中西方古典美学批判[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4 张立斌;;美学:学科发展的体系性及界限性[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潘智彪;;美育与人的审美需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衍明;以新眼光打量美学经典[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三看朱光潜的美学思想[N];解放日报;2008年
3 白兰;魅力哲学[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4 李翔德;大美学时代[N];太原日报;2006年
5 彭俐;美学原则[N];北京日报;2001年
6 徐州师范大学校长 徐放鸣邋教授;儒家经典中的审美智慧[N];新华日报;2007年
7 晓雨;读《西方美学论稿》[N];文艺报;2001年
8 王元骧 赵建逊;用“美的艺术”提升品格[N];文艺报;2003年
9 薛永武;从审美文化看人才美学[N];光明日报;2005年
10 山西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山西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导师 齐峰;美学研究的新视野[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志庆;托马斯·阿奎那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成联合;崇高的面相——审美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凯;康德美学中的自由[D];复旦大学;2006年
4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5 高金岭;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坚;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本体论基础[D];吉林大学;2007年
2 陈靓;历史视角下的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王中原;灵魂的自我观望与柏拉图美学[D];河南大学;2009年
4 曹现沈;论伽达默尔美学对古希腊美学的阐释与创造[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藜潇;卢梭美学与法国革命[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许利敏;生命的自我救赎[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姚菲;论美的佛性与魔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邱艳艳;论美学中的爱[D];郑州大学;2007年
9 戴玉竹;先秦两汉儒家与古希腊罗马审美接受论比较[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韦岩鹰;勒内·吉拉尔美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82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782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