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从科学主体角度看审美主体消解说

发布时间:2017-09-16 20:34

  本文关键词:从科学主体角度看审美主体消解说


  更多相关文章: 审美主体 科学主体 主体性哲学 以人为本 审美活动 主体间性 消解 理性主义者 人本主义 人文科学


【摘要】:在西方哲学史里,历经了以神为本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斗争后,人们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哲学精神,确立了主体性哲学的重要地位。这在国内美学界显现为以科学主体论美学思想体系主导地位的确立。但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以来,人的主体位置被片面消解,审美主体已经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面临"存在"的困境。然而从人的价值与理想角度来说,审美主体的生成无疑回击了审美主体消解说。
【作者单位】: 河南化工职业学院;
【关键词】审美主体 科学主体 主体性哲学 以人为本 审美活动 主体间性 消解 理性主义者 人本主义 人文科学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西方传统哲学在学界被称之为主体性哲学,自古希腊始,到大陆理性主义者笛卡尔那里发展到了顶峰。在人本主义者那里,人成了世界所有事物的尺度;离开人,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了,也没有意义了。最初人们思考世界的方式是以神为本的,但是到了中世纪末期,随着教会专制制度的腐败,失去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健夫;;论审美主体的诞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辉;;马丁·布伯《我与你》的美学解读[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李咏吟;审美活动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刘守安;审美主体的精神结构概说[J];甘肃社会科学;1993年06期

4 王树洲;太行山的"壮美"[J];东方艺术;2004年S1期

5 王湘玲;邹玉屏;;走向共生理想的生态美学[J];求索;2008年09期

6 杨春时;;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化: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李传刚;;浅谈美与审美的认识[J];艺术教育;2007年06期

8 江海瑶;;论审美欣赏中的主观条件[J];语文学刊;2008年18期

9 江海瑶;;论审美欣赏中的主观条件[J];语文学刊;2008年20期

10 何红军;;美感系统运行机理浅说[J];青海师专学报;199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华;;审美活动特性论纲[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童庆炳;;审美与人的全面发展[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戴冠青;陈志超;;“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钟仕伦;李天道;;二十世纪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顾永芝;房亚红;;美学是什么[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6 齐大卫;;“最大的美”——世纪“审美之维”[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索松华;;美学是研究审美现象的科学——兼论“生活美学”的合法性建构[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潘智彪;;美育与人的审美需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段建军;;审美活动中的自我与他人——审美创造价值观简论[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10 彭立勋;;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审美心理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春时;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N];光明日报;2005年

2 耿文婷;融合相通的“后审美”[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刘长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养生是一种高尚的审美活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刘家友;关于《美学基础理论简论》的若干问题[N];盘锦日报;2010年

5 陈新汉;审美活动的认识论新审视[N];光明日报;2001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霍桂桓;“审美泛化”辨析[N];社会科学报;2004年

7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 申维辰;构建时代之美[N];光明日报;2008年

8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肖建华;当代美学的审美主义转向[N];光明日报;2009年

9 中国人民大学 袁济喜;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意识[N];社会科学报;2006年

10 陈定家;价值美学的新开拓[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健云;“特殊”与美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东;自然之道与美学[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杨波;生存论视野下的审美超越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尹航;论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主体间性内涵[D];山东大学;2010年

5 董惠芳;杜夫海纳美学中的主客体统一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成联合;崇高的面相——审美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琴;审美自律性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9年

8 刘凯;康德美学中的自由[D];复旦大学;2006年

9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朗;回归生活世界: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美学向度[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文通;海德格尔的主体间性美学思想[D];厦门大学;2006年

3 宗营芳;审美价值的基本理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董可;美的人性与人性美的弘扬[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朱海燕;价值论美学范畴及体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高春民;生态美学:一种新的美学形态[D];新疆大学;2008年

7 平盼盼;叶朗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12年

8 张勤;走向生态审美[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9 任晓文;中国古典审美活动范畴中的“观”[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王进;自我的转化与审美主体的生成[D];贵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65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65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d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