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现代性实践与审美现代性

发布时间:2017-09-16 23:31

  本文关键词:现代性实践与审美现代性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现代性 文化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 启蒙


【摘要】:现代性的历史实践包括社会转型和文化变革两个方面,由此确立了社会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的区分。尽管这两种现代性存在某些张力,但总体上是互相协调,彼此支撑的,缺少任何一方都将造成现代性的残缺。审美现代性是作为文化现代性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诞生的,是社会进步与文化启蒙的历史产物,这也意味着,目前流行的将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对立起来的看法是难以成立的。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社会现代性 文化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 启蒙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文艺理论建设与文艺批评研究》(项目批准号:12&ZDD013)的子课题《新时期文艺理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及西方文艺理论的引进与移植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4
【正文快照】: 想要对审美现代性问题进行一番清晰的解说,显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迄今为止,关于现代性的论述是众说纷纭,歧见迭出,难有共识,以至于有人说:“很少有什么灌木丛,会比现代性的观念陷入其中的灌木丛更加纷乱缠结”[1]。因此,这里也不可能找到一种终极的答案,而只能是在参考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宝云;卢衍鹏;;生存的艰难与平凡的伟大——简评傅恒的长篇小说《天地平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颜水生;;论“重返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及其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3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4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5 唐敏;;媚俗与抗争——九十年代文学的两个对抗性特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强昌文;论当代中国社会法律的价值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7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8 李洵,陈徽;康德的普世伦理之善恶概念[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9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张能为;伽达默尔“第三次启蒙”与现代科学化时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武;龚圣理;;中国古代社会及其私有制的终结——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华诞[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李建德;;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变迁——以江西省余江县中童镇眼镜业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3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4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5 吕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解放[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6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苏颖;;互联网传播与公共领域——基于中国文明现代化进程语境里的讨论[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赵丹;;法律职业伦理的生成与基督教传统[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饶洪生;;遵义会议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10 林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以贵州影视作品为例[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勇;结构化工作满意度及其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连青;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任海滨;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谢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探源及其突破性贡献[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新兵;;精神价值层面的审美现代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张政文;;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J];文艺研究;2010年11期

3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三个矛盾命题[J];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03期

4 施锐;;西方近代美学影响的焦虑——读张政文教授《西方审美现代性的确立与转向》[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8期

5 杨杰;;新时期以来审美现代性的理论反思[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6 蒋楠;;审美现代性及其超越[J];枣庄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李进书;;审美现代性:交往理性的一个重要中介——哈贝马斯的审美现代性思想[J];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01期

8 彭文祥;;理论与阐释:审美现代性研究三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闫寒英;;中国式审美现代性与网络娱乐文化[J];学习月刊;2010年06期

10 周宪;社会理论语境中的审美现代性[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光;;审美现代性的时间意识——兼论转型期中国美学研究的当代意识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3 王建疆;;中国美学:从主义出发还是从形态出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蔡志栋;;从现代情感本体的角度看梁启超[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5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刘桂荣;;回顾与反思——中国古典美学现代性建设十年[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惠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审美现代性的三个误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马佩林;美学研究的“关键词”[N];学习时报;2010年

3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杜安;王国维形式美学观念的现代性追求[N];贵州日报;2008年

4 胡友峰;如何研究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N];文艺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范昀;审美与正义[D];浙江大学;2008年

2 张军;阿多诺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琴;审美自律性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9年

4 陈雪梅;审美超越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霍炬;反审美的意识形态[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宁;德意志造型美学中的古典意识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张中;直觉与审美自由[D];复旦大学;2012年

8 谢昌飞;阿多诺美学视域下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玲;《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的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谷鹏飞;艺术何为[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唐桃;尼采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瑶青;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当代视觉文化[D];山东大学;2008年

5 李平华;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席勒美学[D];南昌大学;2005年

6 韩慧;席勒审美现代性思想成因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段圣玉;张竞生美学思想的现代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谢许航;席勒美育思想的现代性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晓男;西方美学精神现代转型视野中的波德莱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李文波;席勒“游戏冲动”的三种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65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65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5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