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审美完善与人的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17-09-18 01:40

  本文关键词:审美完善与人的全面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审美完善 审美活动 人的全面发展


【摘要】:审美完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审美价值不断发挥作用的过程。在审美活动中,人的审美价值体现出追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本质,其目的在于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美的境界,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作者单位】: 中共晋中市委党校;
【关键词】审美完善 审美活动 人的全面发展
【分类号】:B83-02
【正文快照】: 人类的审美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在日渐完善。审美的完善指完善审美心理结构,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修养和审美素养,使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全面增强,表现为求真、至善、尽美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人的社会性需要不断满足、社会素质不断提高、能力得到全面展现的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生贵;;指向人的理想的生命形式——人类生存实践中艺术审美活动的内在机缘及当代命意[J];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01期

2 乔瑞金,管晓刚;论技术导引下的人类自由[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07期

3 乔瑞金;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精神实质简析——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一般认识[J];哲学研究;2001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争光,经纬;论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黄金章;略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J];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10期

3 崔新建,贾旭东,吴向东,李晓东,沈湘平;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笔谈)[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于咏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徐贵权;人的全面发展:理想追求与现实关切的统一[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王立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6期

7 张运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搞好“五个结合”[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12期

8 陈淡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人的全面发展[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郭颖,唐智;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问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陈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个辨证统一[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稼民;;自由·制度·人的全面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文论;;浅议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路径[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3 白一彤;;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人的全面发展[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4 甘蕾;;人的全面发展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力分析[A];中国首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邱仡;;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研究[A];中国首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常江;;谋生教育、工具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A];贵州重庆河北海南四省市写作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沈宝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朱彩红;刘炜;任耀琴;;从“有教无类”看学生的全面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9 高学通;;发挥多元智能的强项带动作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10 孙慧敏;刘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白立强;多维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实现途径[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2 宋萌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分析与现实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吴旭坦;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肖萍;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成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基础的规范性探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庆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红珍;论人的全面发展[D];华侨大学;2008年

3 王志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史坤;制度创新与人的全面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蔡炜;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新疆大学;2010年

6 李永红;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现实途径[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潘晴雯;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华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鹤;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孟冰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72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72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f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