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论生态美学观
发布时间:2017-09-19 06:37
本文关键词:平衡论生态美学观
【摘要】: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对生态的关注日益成为焦点,各学科都从自己角度对生态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关注,美学也不例外,生态美学的出现就是美学参考生态纬度,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美学,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点是哲学界已成为热点的荒野转向,重视生态价值,深入反思工业社会和商业社会所看重的经济价值与商业价值。生态美学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几个较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平衡论生态美学观是其中一个,它将生态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生态系统两个分支,认为各个系统内部的平衡以及两个系统间的平衡对审美活动的发生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平衡有序健康的生态系统不仅是审美活动发生的依托,也是人类审美活动得以欣欣向荣的保障。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审美活动提供必要的审美资料,并从审美对象的数量和质量上影响审美活动的发生发展,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有序与否还影响着审美对象审美意识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激发。文化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精神生存环境,不仅扩大了审美对象的内容和范围,更是将人类的审美视线从单一的自然生态转向了更加广阔的精神生产领域,进而最大程度上决定着审美活动的质与量。平衡论生态美学观主张在参考生态纬度的基础上将生态价值作为判断审美价值的一条重要标准,从精神文明延伸而出的生态文明既是精神文明的补充,也是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体系。重视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发展,重建生态的健康有序运转法则,使人与自然和谐,完成广义进化。
【关键词】:生态美学 自然生态 文化生态 平衡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
- 一、生存与生态的平衡6-14
- 二、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对审美的意义14-22
- 1 自然生态平衡有序为审美活动培育具有自觉审美意识的审美主体14-17
- 2 自然生态的平衡有序为审美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审美对象17-20
- 3 审美活动质量的提升有赖于自然生态的有序平衡20-22
- 三、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对审美的意义22-35
- 1 文化生态系统为审美活动提供更广泛的审美领域22-26
- 2 文化生态系统不平衡现象的美学解读26-33
- 3 宗教作为文化生态的重要一维33-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8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38-39
- 致谢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绍全;生态美学——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平衡[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王德胜;“亲和”的美学──关于审美生态观问题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曾繁仁;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880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8009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