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足:作为此在与大地关联的隐喻
本文关键词:跛足:作为此在与大地关联的隐喻
【摘要】:东西方神话传说中普遍存在过"跛足"这一神话原型,表示着生命从弱小开始的原始具象思维。本文从"跛足"的此在进入,探寻"跛足"以非正常态的"身体"凸显"大地"存在的内蕴转换,进而建构"身体"与"大地"的交流空间——意义联系的生命初始场域,两者在行动过程中去体验、掌握实际生命与精神思索的统一。"大地"的力量使这一欠缺成为不断消除对立与矛盾,既而肯定生命的过程。将"跛足"作为"身体"复归"大地"的美学意象,将概念化的"身体"引回"大地"。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跛足 此在 大地 美学意象
【分类号】:B83-02
【正文快照】: 从人类的本性而言,难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人类中心主义难以克服。人自恃有洞悉万物本质的理性精神,自诩“人是万物的尺度”,通过不断从大自然中获取的各种资源来对世界进行对象化的改造,从而认为自己就是宇宙中的主宰者。这样的观点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和欺骗性,使人不能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裕华;;论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龙明慧;;翻译的形而上——论“忠实”之于翻译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李孟国;;海德格尔的“伦理”论题与存在之真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王颖斌;;海德格尔的“无”所隐含的多重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徐朝友;;斯坦纳译学的海德格尔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陈海燕;;谢林与海德格尔艺术观念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曾云;;源初境域和意义显示——海德格尔早期对“世界”的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徐振轩,徐叶;海德格尔视野里的现代技术与人类命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徐振轩;简论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牛文君;叶美芳;;走向存在之家——海德格尔与道家语言观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恒威;;意向性的起源:同一性、自创生和意义[A];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C];2007年
2 陈亮;;寻找说出世界的方式——李轻松诗歌论[A];李轻松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其格;;浅论北方草原民族的图腾信仰[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4 姜佑福;;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看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主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5 黄桂秋;;巫麽信仰:广西左江崖壁画新探[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6 何华青;;论劳斯的实践实在论[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李菁;;虫洞?——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旅[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杨大春;;他人与道德意识[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朱海斌;;论海德格尔对康德存在论题的现象学分析[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张再林;燕连福;;从经验到体验:现代西方哲学的彻底经验主义转向[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宗建;二象对偶时间视角下权衡定律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8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9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东;从“思想之流”到“纯粹经验”[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毅德;广东省舞蹈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反思[D];兰州大学;2010年
2 傅丽娜;幼师舞蹈教学创新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用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程晓;论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诠释学[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单云婷;多丽丝·莱辛创作中的生态意识探析[D];江南大学;2010年
5 陈章;“Being”、“Ontology”、“Metaphysics”的内涵及关系[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程玉;云南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教学网站平台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仕杰;“变态”视野下的曹禺戏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何长江;中国当代室内设计中对传统空间伦理的继承[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周洁;主体间性视角下翻译本体论之重构[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荀利波;古敢水族《吞口》舞创作的文化背景与价值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向峰;;海德格尔“此在”的审美之在[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孙丽君;;哲学诠释学美学的元问题[J];理论学刊;2010年02期
3 牛中奇,田海波;素朴者的光辉——海德格尔存在美学[J];固原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4 李醒尘;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论[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董福松;自然美研究要脚踏神州大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6 豫民;遥想那激情燃烧的五月[J];美与时代;2005年05期
7 张芳德;海德格尔的美学之思[J];学术论坛;2005年06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昭勇;论海德格尔思想中大地范畴的美学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庞爱;此在通往“上帝”的归途[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81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813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