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本体论基础
本文关键词: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本体论基础
【摘要】: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突出要解决两个问题:文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在对这两个问题的论述中,柏拉图融入了自己理念论思想,这构成其美学思想的本体论基础。 以理念论为本体,柏拉图形成了“美真善合一”美学观点。而理念论内在的理论矛盾,也影响柏拉图解决两个美学问题。对文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柏拉图形成两种美感的实现途径,并对诗人、诗歌以及感性事物美作了分类,并用神秘的“灵感说”解释第一等诗人的文艺才能来源。对于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柏拉图提出了“教化”的美学效用思想。在理念论发展至后期时,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也随之深化,有条件地肯定文艺作品的社会功能,但其“美真善合一”的美学思想本质没有改变。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确定了客观论美学在美学史上数千年的主导地位。柏拉图美学思想是以理念论为基础建构起来,因此带有唯心主义倾向,影响了后来的浪漫主义美学发展。
【关键词】:美学 美真善合一 理念论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3-095
【目录】:
- 内容提要4-6
- 引论6-8
- 一“美真善合一”的美学思想8-26
- 1 柏拉图美学思考面对的两个问题8-11
- 2 《斐多篇》、《理想国》中的理念论思想11-15
- 3 以理念论为本体的美学思想15-26
- (1) “美真善合一”的美学观15-18
- (2) 两种美感的实现途径18-19
- (3) 对诗人、感性事物美的划分19-22
- (4) “灵感说”对艺术才能来源的解释22-24
- (5) 柏拉图的艺术作品效用观24-26
- 二 柏拉图后期理念论对美学的影响26-33
- 1 “通种论”的理论尝试26-29
- 2 《蒂迈欧篇》中“宇宙创造论”思想29-31
- 3 《法律篇》有条件肯定艺术作品社会功能31-33
- 三 柏拉图美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33-38
- 1 柏拉图美学对后世的影响33-36
- 2 后代美学家对柏拉图的批判36-38
- 结论38-39
- 注释39-42
- 参考文献42-44
- 中文摘要44-47
- 英文摘要47-50
- 后记50-52
- 导师简介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文年;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方法及其指导意义[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2 路文芳;;试论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念论哲学[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孙卫华;蒋帮芹;;试析柏拉图理念论中的二元论思想[J];兰州学刊;2007年09期
4 董中锋;关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5 刘大新;人、实践与自然——“实践的美学观点”评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6 丁云亮;;略说“美学观点”的批评标准[J];中文自修;1996年10期
7 郝亿春;从“道论”与“理念论”的异同看近现代中西方哲学文化的分殊与融通[J];岭南文史;2000年03期
8 金娜莉;;汉语语言的表现性艺术美[J];文教资料;2007年18期
9 王彦龙;;浅析柏拉图之理念论[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年03期
10 王金福;马克思解答历史之谜的进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启清;;高校学报图形的美学及处理方法[A];学报编辑论丛(第七集)[C];1998年
2 王清芝;郭宗英;邵中琴;张新征;李克;宋文学;郭滨;;口腔颌面部外伤诊治与美学分析(附22例报告)[A];2004年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黄中模;;从“镜子”论看达·芬奇与金圣叹的美学思想[A];水浒争鸣(第四辑)[C];1985年
4 孟繁兴;;呼吁社会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及抢救[A];首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王颖;蒙凌轩;;试论“两个维护”的工具性[A];广西烟草学会200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廖泽强;;浅谈公路美学和环保[A];广东省公路学会道路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7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陆贵山;;文学研究的综合与创新[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沙涛;沙恒玉;刘维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中的美学思想[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徐卫红;;教育为了国家——柏拉图、卢梭教育思想的乌托邦色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海;“工作着是美丽的”:一个美学观点[N];太原日报;2006年
2 姜宇辉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抵抗”同一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许征帆;文化理论和战略研究的新成果[N];人民日报;2003年
4 范强威;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5 吴言;在黄蓝交响中再现美学[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徐建融;傅山的“四宁四毋”[N];中国商报;2004年
7 李翔德;美在和谐[N];光明日报;2005年
8 邢煦寰;一部详赡邃密的红楼梦人物研究力作[N];中国文化报;2006年
9 汪恭彬;田仁灿解构海富通:取长方能补短[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0 张大风;情寄诗画——青藤绘画款识探研[N];美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奇;知识观的演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计海庆;“机器人”观念的形成及其影响的哲学考察[D];复旦大学;2005年
3 陈凤超;现代刑事司法正义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峥嵘;论资源社会性理念及其制度实现[D];重庆大学;2012年
5 何林军;意义与超越——西方象征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代钦;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张书清;金融法理念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王冬;税法理念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黄文前;自由意志——叔本华哲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胡新宇;德勒兹差异哲学与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坚;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本体论基础[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tD;独特的风格:朦胧与不协调[D];郑州大学;2003年
3 寇洋;普罗米修斯形象的多角度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玮;探寻美的踪迹[D];中南大学;2006年
5 桂小辉;柏拉图正义观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6 吴驰;从接受美学观点看翻译中译者的作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高丹;论建筑水彩画的表现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闫哲;柏拉图的哲学—教育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9 庞亚青;唐代书法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尧必文;柏拉图与孟子伦理政治思想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94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94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