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美感的神圣性——北京大学“美感的神圣性”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2017-09-27 00:32

  本文关键词:美感的神圣性——北京大学“美感的神圣性”研讨会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美感 神圣性 万物一体 生命意义 精神追求


【摘要】:2014年11月30日在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办的"美感的神圣性"美学散步文化沙龙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等10余家单位的40多位学者,围绕着美的神圣性,以及美与现实人生的关系进行了研讨。对于"美感的神圣性"问题的探讨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如何在宗教体验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美感的神圣性"的体验,在现实世界寻找到生命的安顿之所,并且将之落实到个体的修养和境界之中去。"美感的神圣性"所在,就是"万物一体"的境界,"万物一体"的境界表明人生的意义不在彼岸而在此岸,这种对人生终极意义的体验就是带有神圣性的体验。这一思想向我们指出"万物一体"的境界是人生的终极关怀所在,是人生的最高价值所在,也是美的神圣性所在,也是美的根源所在。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美感 神圣性 万物一体 生命意义 精神追求
【分类号】:B83-2
【正文快照】: 张世英在《境界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美感的神圣性”这个美学观点。他说:“中国传统的‘万物一体’的境界,还缺乏基督教的那种令人敬畏的宗教感情。我认为我们未尝不可以从西方的基督教那里吸取一些宗教情怀,对传统的‘万物一体’作出新的诠释,把它当做我们民族的‘上帝’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雯;朱光潜的文艺与道德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陈元贵;浅论康德对克罗齐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江守义;刘欣;;“纯正的趣味”:朱光潜的批评标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王宁川;;简政珍:意象维度中的哲与智——一位台湾中生代诗人的评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5 金松林;;通俗化·本土化·生活化——当前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方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张晓刚;凌继尧;;意象美学的澄明之境——读叶朗的《美学原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王文革;刘同军;;中国传统悲剧中的命运观[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8 王文革;;“不求甚解”解[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9 王昌树;;如何准确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思想[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段然;;《论语·侍坐》篇中孔子的美育思想[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红樱;;论环境审美价值的特性[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5 董凯;武舞传奇的意象世界[D];西南大学;2011年

6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丛琳;生命向着诗性敞开[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枫;英语评论附加语的评价意义及其动因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徐立;20世纪前期(1912-1937)上海粤籍美术家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10 徐金龙;从资源到资本[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新新;现代书籍设计中材料运用的新趋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季春燕;论艺术班的诵读教学[D];苏州大学;2010年

3 毕小蕊;中西方“移情说”物我关系差异探源[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王蕴如;演奏直觉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乔宇沫;论我国当代动画电影中丑的形象塑造[D];南昌大学;2010年

6 陈纯珍;中国门神画艺术语言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喻俊;美学视域下普通高校体育院系田径课程的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玲;从中西文学与音乐的关系看文学与音乐欣赏中的互相渗透[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0年

9 戚顺欣;论吴德旋“清雕琢”文艺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任绪来;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的黄色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国强;;制度背后应有神圣性[J];学习博览;2013年05期

2 张永龙;;略论宗教经验[J];学理论;2010年21期

3 任军;;神圣的传统:纳塞尔《知识与神圣》第二章解读[J];回族研究;2013年01期

4 徐凤林;东正教圣像的神学含义[J];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03期

5 张俊;;康德圆善的二维精神结构:世俗性与神圣性[J];伦理学研究;2010年06期

6 张运祥;张爱春;;正确理解宗教在当今世界的世俗化趋势[J];群文天地;2012年03期

7 陈昌文;郭潇嵋;臧肖;;藏传佛教社会构成要素的神圣性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8 杨砚秋;;浅谈阐释空间与《圣经》神圣性之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02期

9 倪光道;;试论圣经中的世俗观[J];天风;2006年15期

10 顾良玉;论行为艺术的极端表现[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巍巍;;闽台民间信仰中神圣性的构建——以保生大帝信仰为例[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2 姚定一;;一篇也许不合“时宜”的哲学时评[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唐彬;缅怀徐祥龄还当发掘职业背后的神圣性[N];东莞日报;2014年

2 赵峰;现代文化的发展趋势[N];学习时报;2002年

3 钟铭;普及宗教通识教育,树立宗教法制意识[N];中国民族报;2012年

4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牛苏林;马克思宗教理解的一个重要论断[N];中国民族报;2009年

5 汪维钧 李国昌;科学家信教的境界[N];中国民族报;2005年

6 金泽;有敬畏之心[N];学习时报;2006年

7 陈高华;说理其实是件审慎的事[N];法制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畅晓梅;公民宗教的神圣性及其现实性[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26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26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3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