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服装艺术及其符号学解读

发布时间:2017-09-28 18:21

  本文关键词:服装艺术及其符号学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服饰 符号学 服饰艺术 罗兰·巴特


【摘要】:符号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交流方式,,是传达信息的载体,是情感表达的手段。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符号化的思维和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未来主义服饰成为一种满载着文化信息的既定概念的符号,彰显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审美文化特征。不论是在文化观念上,还是在设计的色彩、质料和配饰等方面,未来主义服饰都诠释着自己新的理念。本论文旨在从符号学理论的角度,以未来主义服饰符号为插入点,对符号及其在未来主义服饰上的应用,进行较为系统与深入的分析与解读,以期对服饰艺术展开一种符号学重构。 第一部分:首先借助符号学的含义、性质和类型,初步分析了设计学科与符号学的相互融合的特性。目的在阐明服饰艺术是作为一种符码而存在的,与此符码的关注和意符与所指,这里不再仅仅是一种服饰的实体存在,而是代码通过文本的文本。如果说,作为作品的服饰是一合身的器具,那么,服饰文本却仅仅是语言的与符号的。 第二部分:以未来主义风格服装为例,分析服装的符号属性以及服装符号的构建法则,从视觉传达的方向分析了服饰符码的构造与传达。通过对未来主义服装的标示性符号的分析,说明基于视觉传达的服饰符号的建构与传达的有关问题。 第三部分:从未来主义服装标志性的符号入手,阐明这些符码的意味及其象征。服饰对信息的传递以及象征意味的实现,是一种非语言的符码活动。同时,不同的衣着象征与表明了不同的含义,这也就是一种关于服饰的编码与解码的游戏,服饰具有的仪式意义和社会身份的象征意味才能得意实现。 第四部分:从三个方面构造出服饰符码的意义生成。第一,人的生存状况必然涉及到服装艺术,服装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服饰符码的能指与所指相关联,关切于世事与流行。第二,服饰符码语境里的社会角色及其意义发生。第三,着装者的文化身份的确定与价值形成。服饰是与人的文明进化相关联的,作为文明的一种标志,服饰表明了人脱离了原始的、自然的蒙昧状态,人的衣着的存在及其变化,着装风格及其流变,就是人的文化身份的生成。同时,服饰符码体现了衣着者的自我认同,这也是个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以及个人向其所属阶层的归属,从而体现其个人价值。
【关键词】:服饰 符号学 服饰艺术 罗兰·巴特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3-06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导论9-11
  • 1 作为一种符码的服饰艺术11-18
  • 1.1 符号的含义及性质11-12
  • 1.1.1 符号的含义11
  • 1.1.2 符号的性质11-12
  • 1.1.3 符号的类型12
  • 1.2 服饰艺术作为一种符码12-15
  • 1.2.1 服饰与符号的融合共生12-13
  • 1.2.2 符号在服饰中的应用13-14
  • 1.2.3 服饰艺术作为一种符码14-15
  • 1.3 服饰符码的艺术赋形15-18
  • 1.3.1 服饰作为身体装饰的一种艺术15-16
  • 1.3.2 身体装饰作为一种书写行为16
  • 1.3.3 人与服饰的相互生成16-18
  • 2 未来主义服饰符码的建构与传达18-28
  • 2.1 服饰符码的建构及关系18-20
  • 2.1.1 服饰符码的能指及其建构18-19
  • 2.1.2 身体美学在符码中的生成19-20
  • 2.2 服饰符码的视觉传达20-23
  • 2.2.1 服饰作为一种视觉艺术20-21
  • 2.2.2 未来主义服饰的历史渊源及其特点21
  • 2.2.3 未来主义服饰符号性的文化选择21-23
  • 2.3 基于视觉传达的符码建构23-28
  • 2.3.1 视觉符号及它的三种类型23-24
  • 2.3.2 表现的服装符号结构与叙述的功能结构24-26
  • 2.3.3 象征的风格与意义结构26-28
  • 3 未来主义服饰符码的意味与象征28-36
  • 3.1 编码与解码的游戏过程28-29
  • 3.1.1 服饰的编码28
  • 3.1.2 服饰的解码28
  • 3.1.3 服饰编码与解码的游戏过程28-29
  • 3.2 编码、解码及对身体的关切29-30
  • 3.2.1 身体与服饰的关切29
  • 3.2.2 未来主义服饰的文化象征与意味29-30
  • 3.3 作为一种非语言的符码活动30-36
  • 3.3.1 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30-31
  • 3.3.2 服饰作为一种非语言的符码活动31-32
  • 3.3.3 服饰符码的传达体系32-36
  • 4 未来主义服饰符码与意义的生成36-46
  • 4.1 人的生存关切与衣生活36-40
  • 4.1.1 技术之于人的存在的意义与影响36-39
  • 4.1.2 服饰与人的存在相关切39
  • 4.1.3 未来主义服饰与衣生活39-40
  • 4.2 符码语境里的社会角色40-42
  • 4.2.1 服饰艺术的存在的社会性40
  • 4.2.2 社会语境与未来主义服饰的关切40-41
  • 4.2.3 政治经济对未来主义服饰的影响41-42
  • 4.3 文化身份的确定与价值42-46
  • 4.3.1 服饰符码作为文明的一种表征42-43
  • 4.3.2 服饰符码与文化相关切43-44
  • 4.3.3 文化身份价值的实现44-46
  • 5 结论46-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丰蕾;;中国服装艺术与经济发展之构想[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12期

2 刘相臣;踏向服饰艺术殿堂之路──北京服装学艺术类专业指南[J];美术向导;1997年01期

3 徐健超;畲族服饰艺术[J];上海工艺美术;2005年01期

4 陈娟娟;清代服饰艺术(续)[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04期

5 毛凤梅;京剧的服饰艺术与人物杂谈[J];文化时空;2002年04期

6 胡大芬;论服饰设计艺术的随机性[J];装饰;2003年05期

7 胡平;;论艺术中的享乐主义[J];考试周刊;2008年05期

8 徐慧;;浅谈影视中服饰艺术[J];电影评介;2008年20期

9 单震宇;;图腾崇拜对畲族服饰艺术的影响[J];作家;2008年04期

10 杨晓燕;;浅议土族服饰的艺术表达[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冲;;服饰艺术与学生审美素质[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2 吴亚芝;;鄂伦春族兽皮服饰艺术[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红宇;;影视服装艺术中的色彩表现——从设计实践中探讨影视服装的色彩应用[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宋nr;张晓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特征研究[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5 王清华;;哈尼族的梯田与服饰[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卡贝斯;;贺词[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鹏;;艺术演艺服饰的魅力——为武汉市国际旅游节《楚河汉界》精品节目而作的服饰设计方案[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8 黄敏;;用推导法演绎档差[A];2005现代服装纺织高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俞敏敏;;探索专业博物馆发展途径[A];以人为本促进科普场馆协调和持续发展——2004年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海南研讨会论文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坚;;仿生美学对服装设计的影响[A];雪莲杯第10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周;服装展演绎国家大剧院周年成就[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记者 向红玉 姚瑞;达衣岩:绘画融入裁剪的服装艺术[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3 记者 刘涛 蒋增科;始终坚持先进办学理念 打造服装院校知名品牌[N];咸阳日报;2011年

4 晓丽;中国服装艺术领域推陈出新[N];中国贸易报;2009年

5 北京服装学院外语系 康洁平 刘艾莉;巴洛克Baroque服饰艺术的前前后后[N];中国服饰报;2005年

6 秦杰;西部少数民族服饰艺术[N];中国档案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杨维骅;东华大学专家呼吁推进“国服”创新[N];中国纺织报;2011年

8 记者 王彤晖;北京服装学院服饰风采大赛聚集低碳时尚[N];中国服饰报;2010年

9 黄石山;盛装瑰丽醉瑶乡[N];中国文化报;2003年

10 ;陕西服装艺术职业学院办学特色显著[N];中国服饰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晰;汉服论[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2 王艳晖;湖南靖州花苗服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盼盼;服装艺术及其符号学解读[D];武汉纺织大学;2012年

2 孙刚;沈阳市服装艺术学校塑胶操场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柏绍荣;花腰彝服饰艺术在数字化背景下的文化生态变迁及保护传承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黄娟;服装艺术对当代建筑艺术创作的启迪[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王美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服饰艺术风格的探讨[D];河北大学;2009年

6 李红杰;昆明近郊大花苗服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彤;后现代服饰艺术美学观[D];天津工业大学;2004年

8 尚伟丽;假发在服装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蒋玖荣;清远连南排瑶服饰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雨华;南通地区蓝印花布服饰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37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37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4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