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树立理论自信,进一步发展中国当代美学

发布时间:2017-09-29 14:15

  本文关键词:树立理论自信,进一步发展中国当代美学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当代美学 实践美学 西方美学 后现代 审美活动 审美关系 生态美学 主体性 消费经济 中国经验


【摘要】:如果说,百年中国现代美学史的每一步都与西方美学的"介入"息息相关,那么,当把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到后现代理论都学习一遍之后,我们还能做什么呢?这个中国语境下的"后现代之后"的问题,说到底也就是如何走出"美学在中国"的尴尬,创立真正的"中国美学"的问题。对此,虽然从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到80年代以来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几代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对今天的美学研究者而言,由于时代变了,消费经济、大众文化和互联网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感性,因而对理论的需求也更趋迫切和强烈了。我们相信,美学既然被冠之为感性学,既然奠基于人类的情感与审美活动,那么中国美学必然要反映中国的感性、中国的情感和中国的审美,充满主体意识的"中国美学"只有在直面中国经验和中国传统中才能创立起来。为此,本刊以"探索中国美学的当代进路"为题,编发五位著名美学专家的思考,以飨读者。读者们会发现,尽管他们给出的具体答案不尽相同,各有鲜明的个性,但是他们对于中国当下问题的重视却是高度的一致,这足以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中国当代美学;实践美学;西方美学;后现代;审美活动;审美关系;生态美学;主体性;消费经济;中国经验;
【分类号】:B83-09
【正文快照】: 中国当代美学如何进一步发展?回答这一问题必须从当前的现实出发。中国当代美学的现实是:多元共存的格局已经形成,新实践美学作为多元共存格局中的一元,与其他的所谓“后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以外的所有)各流派,正在进行进一步的博弈,各自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理论观点。新实践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玉能;;实践转向与身体美学[J];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2 张玉能;张弓;;蒋孔阳与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蒋孔阳的“实践创造美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3 张玉能;;人的自身生产与身体美学的建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翠玲;;生态美学探析[J];中国城市林业;2011年03期

2 魏彩杰;晏莉;;近25年中国自然审美研究综述[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张玉能;;实践转向与身体美学[J];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4 黄健云;;探讨“美的本质”的意义何在?[J];湖南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5 孙红;;刘纲纪的学术贡献[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8期

6 邵金峰;;生态美学的后现代特征[J];社会科学家;2010年11期

7 胡春梅;;略论关涉现代人幸福的体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8 王艳;;试论从“自然的人化”到“人的自然化”的转变——以《野性的呼唤》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斌;健身健美体育:女性身体美的理性回归[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2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剑;土地美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韦拴喜;身体转向与美学的改造[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胡艳琳;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处境[D];北京大学;2012年

6 胡鹏林;残酷戏剧与身体美学[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冶;生态美学主旨与当代人和自然关系的审美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乔金果;身体与身体美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樊文娟;文化诗学和生态批评的文化视角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吴玉英;“诗意栖居”的美学之思[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5 许军;葛洪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刘征;生态审美范式下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美育课程体系的创新思考[D];北京印刷学院;2008年

7 高春民;生态美学:一种新的美学形态[D];新疆大学;2008年

8 常佳钰;生态美学视野下校园美育大系统建设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潘建平;生态美学背景下的《聊斋志异》解读[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徐炫;自然何以为美?生态主义视野中的蔡仪美学[D];西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玉能;;人的自身生产与身体美学的建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开亮;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4年07期

2 邹华;;中国当代美学的深层结构[J];学术月刊;1990年08期

3 潘立勇,魏慧;在两极深化、多元取向中走向综合——中国当代美学研究择向[J];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4 张瑞德;对中国当代美学的总结和反思——评张涵主编的《中国当代美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5 钟品;新的美学思路和视野——评《中国当代美学》[J];文艺争鸣;1991年03期

6 高富力;中国当代美学研讨会综述[J];文艺研究;1992年04期

7 邹元江;探寻中国当代美学思想发展的准确轨迹——《中国当代美学》得失谈[J];中国图书评论;1992年01期

8 潘立勇;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主体症结[J];南京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9 潘立勇;;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主体症结[J];学术月刊;1993年01期

10 庄锡华;评《中国当代美学思想概观》[J];学海;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成纪;;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王汶成;;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现实关怀与问题意识[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3 蒋济永;;中国当代美学的资源与走向[A];东方丛刊(2000第4辑 总第三十四辑)[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政文;康德对二十世纪中国当代美学的主要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2 ;“本体性否定”之下的“问题意识”[N];学习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维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当代美学[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晓文;中国当代美学新的学科生长点[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东;中国当代美学高原上的两座坡峰[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42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42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e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