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阶层的审美人格塑造
本文关键词:创意阶层的审美人格塑造
【摘要】:创意经济时代造就了全新的创意阶层,这一新兴阶层具有与众不同的生活观和工作观,究其本质,审美人格是创意阶层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中审美的超越性、体验性、创造性在创意阶层那里获得了新时代的内容。把握创意阶层的审美人格,有助于理解并扶持创意人员,以经济为杠杆,实现审美的社会改造理想。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义乌工商学院人文旅游分院;
【关键词】: 创意经济 创意阶层 审美人格
【基金】:浙江省金华市社科联重点课题(2012zd108)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一、创意经济与创意阶层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新、创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城市转型领域的核心词汇,发展创意经济、文化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性目标。截至目前,各国的经济数据、就业格局等纷纷显示出创意经济的蓬勃生机。放眼观察,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领域之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汝极;;试论“现代文化”的理论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瑾鹤;吴友强;薛峰;;旅游体验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桂林漓江古东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孙飒;;论体验经济时代乡村旅游的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3 赵伟;梁强;李娜;杨维;;基于体验经济的“休闲体育农家乐”经营模式创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4 卢睿;;基于生态旅游体验的生态旅游景区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5 朱智;;基于体验经济视角下旅游景区体验性项目设置研究——以河源旅游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6 汪娟;叶文;宋文姝;;体验经济时代云南省发展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刍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7 郑燕;;人工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价值及其利用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8 殷明明;;技术进步与艺术的民主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吴金林;论体验经济时代的品牌定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蔡君平;;展望工业设计发展趋势之虚拟设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平;程栋;;基于经济学视角的文化产业形成机理分析[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孙隽;;浅析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产品设计的价值定位[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孙博文;;论体验性的信息产品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王菁菁;;玩具·情景·愉悦的“空巢”生活[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李春富;吴磊;;科技展示创意产业之思维与方法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王春枝;;试论Web2.0的体验经济特质——以电子杂志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7 李翔;;电视体验化传播——从节目形态到社会文化表征的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芬;周发明;;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及营销策略研究[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顾金孚;王显成;;浙江旅游创新的理念、实践与途径[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10 苏勇军;;基于体验经济视角的浙江海洋体育旅游发展研究[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方忠;中韩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效应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萍;凝视自然的心灵书写[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晟楠;消费者虚拟触觉研究:成因与结果[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孙振涛;3D动画电影研究:本体理论与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宫铭;经验和语言——实用主义文学理论转型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9 亢雄;基于伦理与心理视角的旅游者幸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沈嘉熠;理想范本与职场影像塑造[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敖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校外实习中的适应问题与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爱华;体验经济视角下滨海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千慧;关于地区性家庭旅馆电子商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王荣珍;旅游体验营销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郑明;顾客体验价值视角下的酒店营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卢凤霞;顾客体验对家具品牌形象及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王芳;横店影视城的主题构建及产品支撑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晓虹;溧水县休闲旅游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吴亦昊;体验设计在手机设计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束玉洁;饭店品牌体验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嘉明;;中国现代性研究的解释框架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牛汝极;;认同视域下的国家文化安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牛汝极;;跨文化视角:龟兹历史与人类文明[J];西域研究;2009年03期
4 侯才;栾亚丽;邓永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论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5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辛鸣;[N];学习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永芳;文化现代性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现实的人”:构建审美人格的逻辑起点[J];美与时代(下);2011年06期
2 万明华;审美人格的超越──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沟通的最佳契合[J];哈尔滨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3 畅广元;文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建构活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刘方;中国传统士大夫审美人格的建构及其艺术转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殷坤娣;简论苏轼寓惠时期的审美人格[J];惠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温旭琼;;审美人格与哲学教育[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7 温旭琼;;审美人格的构建——以哲学教育的功能为视角[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8 易晓慧;;论阮籍的审美人格[J];青春岁月;2011年10期
9 陈望衡;试论审美人格[J];求索;1994年06期
10 彭彦琴;六朝文艺心理思想的人格问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段瑜;罗巧灵;;创意经济下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初探[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盛垒;;创意阶层、地理区位与城市经济增长——兼评Richard Florida的创意资本理论[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易华;刘嫦娥;;当代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彭璐;;浅析文化创意产业下设计教育发展趋势[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栋;;创意经济视野下的生态城市规划[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6 许平;;创意经济:政策取向与文化选择[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张京成;刘光宇;;中国创意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思考[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彭彦琴;;六朝文艺心理思想中的人格问题[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廉水杰;国学视野中“审美人格”的建构[N];中国艺术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孙若风;以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2年
3 管士光;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N];光明日报;2002年
4 箫引;诗性语言的精神[N];云南政协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宋乃裕;从文学青年到文学教授[N];民营经济报;2008年
6 熊元义 刘毅青;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美学研究基地在杭州揭牌[N];文艺报;2009年
7 记者郑成宏;中华美学学会研究基地揭牌[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齐宗;走向审美人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曾红;传统人格的结构转换和现代延伸[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登佐;创意经济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韩丽娟;《礼记》中的礼乐教化美育思想与儒家审美人格的建构[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婷;创意市集的调查与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2 冯刚;审美人格及其培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边应东;《论语》中的君子审美人格分析[D];河北大学;2011年
4 毛明;魏晋玄学“自然”概念的美学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坤;创意产业园的建筑空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刘定祥;审美人格的现代性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季方X;高中诗歌教学中审美人格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振华;上海市创意阶层休闲消费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贾楠;创意产业的兴起及我国的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彦;动漫产业的创意价值链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46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46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