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蒋孔阳的比较美学思想
本文关键词:论蒋孔阳的比较美学思想
【摘要】: 比较美学是一种跨越国家疆域和民族界限的美学研究,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而必然出现的一种学术现象。 跨文化研究是二十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跨文化研究课题也几乎成为每一门人文社会科学首先要面对的一个前提。作为比较美学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跨文化研究目前显然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跨文化研究将扬弃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各自的局限性,吸收它们各自的长处,以利于比较美学研究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健康发展。 蒋孔阳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其博大精深的美学研究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建构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得到了学界的关注,一些学者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学术界对其丰富的比较美学思想关注不够。本文以蒋孔阳的比较美学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比较美学思想的详细分析和阐释,论述他的比较美学思想对我国当代美学建设的借鉴意义。全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正文部分又分为三章。 引言:对蒋孔阳的美学思想研究作了一个简单的文献综述,并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他的比较美学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部分:对蒋孔阳的比较美学思想的观念和方法作出梳理和讨论,揭示其比较的观念及其方法论的深层内涵。 第二部分:从比较美学的视角,考察蒋孔阳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并置的张力下,所进行的具体的比较美学实践,并对之作出详细阐释。主要从平行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两个维度展开述评性的探讨。在平行研究这一维度,从中西美学思想的异同和中西美学比较研究中的四组范畴展开讨论;在跨文化研究这一维度,主要从跨文化理解与阐释、跨文化会通与整合和跨文化交流与对话等角度展开探讨性的评述。 第三部分:在当今知识全球化背景下,分析我国当代美学面临的机遇与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美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论述蒋孔阳的比较美学思想对我国当代美学建设的启示和意义。 结语:重提蒋孔阳的比较美学思想在当下的美学研究领域所具有的启发价值,我们今天研究其比较美学思想就是继续为其理论添砖加瓦,让他的美学思想在新的世纪里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本文的学术价值在于:强调了蒋孔阳的比较美学思想对我国当代美学建设具有启示意义,通过对其“比较观”的深层次探讨,廓清了比较美学研究中对比较理解上的某些误区,并指出了蒋孔阳“比较美学观”的方法论内涵。论文还对全球化背景下的蒋孔阳的跨文化比较美学研究进行了探讨性的阐释,这对中国当代美学在新世纪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蒋孔阳 比较美学思想 异同 跨文化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7
- 引言7-8
- 一、蒋孔阳比较美学思想的观念和方法8-14
- (一) 比较的观念8-11
- (二) 比较的方法11-14
- 二、蒋孔阳比较美学思想阐释14-34
- (一) 蒋孔阳中西比较美学中的平行研究14-20
- (二) 蒋孔阳中西比较美学中的跨文化研究20-34
- 三、蒋孔阳比较美学思想对我国当代美学建设的启示34-42
- (一) 中国当代美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存在的问题34-37
- (二) 对我国当代美学建设的启示37-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46
- 发表论文46-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丹;;钱谷融先生二三事[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11年07期
2 阎国忠;;谁在接着朱光潜讲?——“主客观统一”说的逻辑展开[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元者;;蒋孔阳的美学道路——《蒋孔阳学术文化随笔》跋[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汪济生;;动物是否在自然面前永远被动和无能——评蒋孔阳及实践美学派的一种有代表性的动物观[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4 汪济生;;必须正视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动物界定问题上的区别[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目录[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6 陆扬;;关于后现代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古风;;20世纪中国古代美学研究方法反思[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朱存明;;《手稿》与中国美学问题[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汪济生;;“劳动创造了美”还是“劳动生产了美”——对一个源自经典的美学核心命题的辨析与追踪[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10 ;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机构与人员[A];时代与思潮(1)——五四反思[C];198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莹;蒋孔阳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沪举行[N];文学报;2008年
2 复旦大学中文系 郑元者;蒋孔阳:一位本身就是美学的美学家[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钟华;蒋孔阳、叶秀山先生如何面对“学术批评”?[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林声;清凉的书眼[N];人民政协报;2000年
5 席扬;“学术”与“史”的可能性[N];中国文化报;2001年
6 刘隆民;落幕前的美学沉思[N];贵州政协报;2000年
7 岳洪治;文林廿八宿 错粲各有名[N];光明日报;2007年
8 魏天无;寻求对于真理的服从[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钱钢;诚念终相遇[N];社会科学报;2003年
10 王洪岳 谭好哲;吴炫对美学的“否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罗曼;蒋孔阳美学思想新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3 黄健云;“特殊”与美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5 周维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当代美学[D];山东大学;2007年
6 苏东晓;审美无利害说与审美关系问题[D];复旦大学;2005年
7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娟;论蒋孔阳的比较美学思想[D];扬州大学;2008年
2 徐宁;蒋孔阳美学思想中人的主体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李道忠;蒋孔阳美学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4 孙莉;论蒋孔阳的文学批评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霍九仓;蒋孔阳文艺美学思想评述及其当下之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冯瑜;蒋孔阳“美的生活”思想探论[D];西北大学;2008年
7 贺丽;实践美学论争的历史考察及其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薛学财;谨守学理 面向现实[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芳;二维视野中的蒋孔阳美学[D];南昌大学;2007年
10 姚菲;论美的佛性与魔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498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49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