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再论重复与“柏拉图主义”的美学图像主题——从尼采到德勒兹

发布时间:2017-10-03 09:24

  本文关键词:再论重复与“柏拉图主义”的美学图像主题——从尼采到德勒兹


  更多相关文章: 重复 柏拉图主义的美学图像 颠倒柏拉图主义 完善柏拉图主义


【摘要】:重复与"柏拉图主义"的美学图像,作为古典时期柏拉图的理念论隐含的同一律重复,被学界确立为美学人学基本命题的出发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以来,在柏拉图这一主题的基础上,尼采的永恒轮回学说成为"差异性重复何以可能"的逻辑前提,从而肯定个体性;德勒兹进一步将重复即差异思想,落实到主体的意识活动中,从而完成了"颠倒柏拉图主义"的哲学使命。有关柏拉图"重复"主题的发展和演化,一方面为当下的主体性美学建构提供了融合、互补的宏观视域;另一方面,主体的差异面向实质上也是对"柏拉图主义"的补充和完善。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
【关键词】重复 柏拉图主义的美学图像 颠倒柏拉图主义 完善柏拉图主义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西部与边疆地区项目“超越现代与后现代——德勒兹差异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美学理论研究的启示”(12XJC751003)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重复作为美学概念,它的产生首先是指人类当主体基于本体与表象的二元关系,去认识、把握意识活动受到自然规律,如日升月落、四季交替等客观世界时,也意味着人类在极尽可能地认识和循环往复现象的启发,认为曾经发生的,将无限地建构自我。另一方面,当代用差异逻辑取代同一反复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广明;柏拉图的神[J];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04期

2 范志军;;文化柏拉图主义[J];科学文化评论;2007年04期

3 范志军;;文化的柏拉图主义:克服现代文化分裂的一种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4 P.B.布朗;黄颂杰;;苏联对柏拉图主义的研究(综述)[J];哲学译丛;1980年02期

5 夏光;;德鲁兹的反柏拉图主义哲学[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6 B.黑尔,王路;反柏拉图主义的认识论论证[J];哲学译丛;1994年03期

7 苟东锋;;近代中国哲学中的柏拉图主义——以孔子正名思想研究为中心[J];武陵学刊;2012年03期

8 梁中和;;“柏拉图式的爱”的神哲学意义[J];宗教与哲学;2012年00期

9 徐戬;;灵魂的“密钥”——柏拉图的“口传”与“书写”[J];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11期

10 黄秦安;柏拉图主义数学真理的神学化及其解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介厚;;经院哲学中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和柏拉图主义之论争[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邢滔滔;;概念论与直谓主义——对王浩的融合方案的理解[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苏隆;我们无需迁就柏拉图[N];中国邮政报;2003年

2 曾怡 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游弋于经典与阐释之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罗联军;柏拉图主义深刻影响中世纪早期教父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熊哲宏;菲奇诺《柏拉图〈会饮〉的评论》与“柏拉图式的爱情”之由来[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北京大学哲学系 刘明;伦理学中的道德实在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孙利天;哲学:思想的移居(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成;科学诞生“源”与“流”的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少峰;柏拉图“洞喻”的意象阐释[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哲;古典与近代哲人对启蒙的不同态度[D];西南大学;2012年

3 张巧;自由还是毁灭[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黄辛;物象与规则[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644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644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2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