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新旧之间的感伤——苏曼殊的美学风格初探
本文关键词:徘徊在新旧之间的感伤——苏曼殊的美学风格初探
【摘要】:苏曼殊现象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最引人注目的话题,政治上既鼓吹激进革命又习惯消极出世、思想上既崇尚个性解放又推崇传统道德、文化上既译介西方新说又维护中华文明,艺术上既内容独抒性情又形式模拟因袭、生活上既放纵肉欲享受又守护灵魂纯净,苏曼殊集矛盾于一身,其挣扎以致最终归于无力,折射出一个时代的躁动和迷茫。苏曼殊是感伤的,这种不同于浪漫的感伤有其身世、生理及心理的根源,并受时代政治的影响,进而表现为其独特的文艺风格、人生态度和文化价值取向。苏曼殊的感伤不同于拜伦式的浪漫,苏曼殊的人格结构是以东方文化为里,而以释、道和西方浪漫主义文化为表,他在情感上倾向东方文化,但又在形式上以叛逆的姿态表现出来。在"新"与"旧"之间的徘徊,造就了苏曼殊东方式的感伤。
【作者单位】: 珠海特区报社;
【关键词】: 苏曼殊 感伤主义 浪漫主义 辛亥革命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苏曼殊是不朽的人物,短短三十五年的生命传奇,演绎近代中国的政治、宗教、文化变迁的深层底蕴和斑斓色彩,小说家、诗人、画家、翻译家、和尚、革命志士,在曼殊身上不可思议地交融在一起,并在每一个方面都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许多似乎不可调和的东西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敖光旭;;苏曼殊文化取向析论[J];历史研究;2010年05期
2 杨联芬;苏曼殊与五四浪漫文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姜东赋;论苏曼殊[J];天津师大学报;1982年05期
4 敖光旭;;苏曼殊与早期新文化派[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卫威;民族危机与文化认同——从《国风》看中央大学的教授群体[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宋萍;;译者个性审美差异与翻译风格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冯雪梅;;寻求“历史”与“文学”的平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4 陈平原;;知识、技能与情怀(上)——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国文系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张洁宇;;文学的疆域——陈平原学术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6 邵盈午;编辑大家柳亚子[J];中国编辑;2004年06期
7 李敏杰;朱薇;;近代外国文学译介的先驱——苏曼殊[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李敏杰;朱薇;;苏曼殊的翻译思想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李慧娟;刘洪亮;;试论苏曼殊的革命文化活动及业绩[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10 左文,毕艳;苏曼殊:无法救赎的自我——兼与李叔同比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帆;;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文学史遗忘和遮蔽了的七年(1912—1919)[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单正平;;梁启超文学功能论的再认识[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3 钱晓宇;;郑敏诗歌创作观及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A];郑敏诗歌研究论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华;清末十年小说与伦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鑫;晚清标“新”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韩成艳;从表达认同到认同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继林;民间话语与五四新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惠萍;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D];河南大学;2011年
8 罗滋池;未完成的现实主义:192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多种面向[D];上海大学;2010年
9 贾国宝;传统僧人文学近代以来的转型[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张霞;出版与近代文学现代化的发生[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思谕;清末民初对《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邵会;《茶花女》汉译本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郑立峰;未竟的现代性诉求[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徐静;镜像与真相[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杜成煜;见证历史的个人书写[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潘冬珂;《河南》杂志的外省籍作者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李先宇;李R既诵∷涤搿俺鞘小笔樾碵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萌;清末民初小说理论审美价值范式分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周丹;探索中国小说的现代性[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黄艺红;意识形态下的话语转换[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无忌;苏曼殊与拜轮“哀希腊”诗——兼论各家中文译本[J];佛山师专学报;1985年01期
2 马以君;《苏曼殊年谱》(六)[J];佛山大学佛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3 张家康;陈独秀与苏曼殊[J];党史纵览;2000年02期
4 郑师渠;;新文化运动与反省现代性思潮[J];近代史研究;2009年04期
5 郑师渠;;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J];历史研究;2008年01期
6 敖光旭;;苏曼殊文化取向析论[J];历史研究;2010年05期
7 陈梦熊;知堂老人谈《哀尘》《造人术》的三封信[J];鲁迅研究动态;1986年12期
8 白浩;鲁迅与无政府主义[J];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12期
9 李蔚;苏曼殊的绘画和画跋(上)[J];兰州学刊;1988年06期
10 李蔚;;苏曼殊的绘画和画跋(下)[J];兰州学刊;198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杰;古代神话与现代美学——学习马克思《人类学笔记》中的美学论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维娜;张竞生浪漫主义美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68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684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