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学理性探究

发布时间:2017-10-04 11:08

  本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学理性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思想政治教育 美学 方法 艺术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是秉承灵活开放施教原则、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美学理论的跨学科方法理论体系,又紧贴时代发展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应用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结构可以分为体系结构、过程要素结构和载体结构。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除具备与其他方法相同的特征,如科学性、时代性、政治性、实用性、规范性之外,还具有表现形式具有审美性、运用过程具有艺术性、功能价值具有超越性、教育内容具有渗透性等鲜明特征。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美学 方法 艺术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YJA710066)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1BZZ02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1BZZ035)
【分类号】:D64;B83-0
【正文快照】: 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是秉承灵活开放施教原则、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美学理论的跨学科方法理论体系,又紧贴时代发展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应用性学科。虽然其研究才刚刚起步,但经过不断论证、探索和完善,必将逐渐成长为一门具有深厚理论底蕴、科学严谨、方法颇具特色、效果满意“管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凤志;;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方法创新[J];探索;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雯;朱光潜的文艺与道德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陈元贵;浅论康德对克罗齐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江守义;刘欣;;“纯正的趣味”:朱光潜的批评标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刘玉琴;黄晓俊;;论体育教学中的美感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5 王宁川;;简政珍:意象维度中的哲与智——一位台湾中生代诗人的评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6 丁蓉;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渗透[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金松林;;通俗化·本土化·生活化——当前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方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张晓刚;凌继尧;;意象美学的澄明之境——读叶朗的《美学原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顾建华;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10 王文革;刘同军;;中国传统悲剧中的命运观[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5 董凯;武舞传奇的意象世界[D];西南大学;2011年

6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郭瑜洁;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8 丛琳;生命向着诗性敞开[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伟;科技文化影响下的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枫;英语评论附加语的评价意义及其动因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新新;现代书籍设计中材料运用的新趋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洋;城郊地区学校德育有效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季春燕;论艺术班的诵读教学[D];苏州大学;2010年

4 詹雪;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和审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程荣彬;高中思政课教材美育功能及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刁兆慧;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楠;廊坊市体育运动学校学生自我管理模式个案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毕小蕊;中西方“移情说”物我关系差异探源[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王蕴如;演奏直觉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乔宇沫;论我国当代动画电影中丑的形象塑造[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续琨,戴艳军;管理伦理学的学科结构和发展对策[J];齐鲁学刊;2004年06期

2 魏晓文;王凤志;;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海林;门罗的形式分析方法论述评[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钟福民;自我超越:走向人类学的美学[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尤战生;简论方法与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J];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4 韩书堂;学科特性与方法选择——对美学研究“逻辑和历史统一”方法的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张首映;美的规定性辨析[J];文艺研究;1986年05期

6 蔡仪;谈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J];文艺研究;1989年04期

7 皇甫晓涛;关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趋向的理论思考(2)[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8 霍松林;评吴功正著《六朝美学史》[J];文学评论;1996年03期

9 陈代湘;读《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10 聿之;海峡两岸美学界的首次交流[J];台声;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安华;;美学与高科技时代[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范藻;;美学 怎样面对电视文化的时代挑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刘成纪;;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5 ;江苏省美学学会历年主要活动情况[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6 鲁晨光;;科学派美学来龙去脉[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张奎志;;体验美学:当代美学的一种可行性选择[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石文年;;马尔库塞美学的功能论和异化论[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毛萍;;论美学的知识论框架[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肖世敏;;一个违反科学的美感界定——与刘骁纯同志商榷[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德信;生态美学——美学转型的一种尝试[N];文艺报;2004年

2 刘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通过自然问题实现美学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陈定家;推动美学从实践研究向关系研究的当代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4 刘晗 禹建湘 肖鹰 简德彬 王岳川 张建永 张法;乡土美学笔谈[N];文艺报;2005年

5 简德彬 林铁;乡土美学的理论自觉[N];文艺报;2008年

6 朔风;美学的百花园中异彩纷呈[N];学习时报;2004年

7 姚全兴;建设富有时代特色的新世纪美学[N];社会科学报;2001年

8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张法 章辉;追问美的真相[N];社会科学报;2003年

9 记者 赵文 岳鹏;我省教授梁胜明提出美学新论断[N];兰州日报;2004年

10 刘晗;现代性与建构乡土美学的可能[N];文艺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3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马正应;退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王耘;唐代美学范型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4年

7 詹志和;佛陀与维纳斯之约——近代佛学与近代美学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汤拥华;先验论美学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建军;魏晋般若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邓莹辉;两宋理学美学之形成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岗;老子的非主体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雷琼芳;论荀子礼学思想的美学诉求[D];新疆大学;2007年

3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2年

4 任亚荣;福柯的伦理学—美学初探[D];西北大学;2004年

5 段圣玉;张竞生美学思想的现代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胡宁非;普罗提诺美学思想中的神圣与世俗[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军平;洪毅然美学思想的演变轨迹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伟;荀子性恶论人学与美学[D];郑州大学;2000年

9 杨增菊;康德先验美学及其现代意义[D];安徽大学;2003年

10 刘颖;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地域观的美学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70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70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f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