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眠:生活实践土壤中的价值美学倡导者——从朱光潜与黄药眠的“梅花之辩”说开去
本文关键词:黄药眠:生活实践土壤中的价值美学倡导者——从朱光潜与黄药眠的“梅花之辩”说开去
更多相关文章: 美学大讨论 黄药眠 生活实践 价值美学 审美评价说
【摘要】: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因苏联美学的全面渗透和影响,美学问题在"主观还是客观"、"在心抑在于物"的逻辑起点和提问方式上便陷入了认识论的漩涡之中。黄药眠,作为1949年前后最为活跃的美学家,不仅率先发动了对朱光潜的美学批判,还组织了"美学论坛",直接引发并推动了"美学大讨论"的进行。尤为重要的是,在美学论辩中,黄药眠也继朱光潜之后明确表达了对用哲学认识论硬套美学的不满,并逐步将美学的阐释视野由早期强调"社会性"、"实践性"、"阶级性"的社会学美学上升到价值论美学的维度上,提出了"美是审美评价"这一新的美学构想。黄先生植根于"生活实践"土壤上,对"审美评价"的思考不仅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性,还将美学问题的追思方式由"美是什么"转换为"美学评价"、"美学的意义",从而改变了"主观——客观"的哲学思辨模式及其问题阈限,初步确立了价值论的美学研究范式,在流派纷呈、观点迭出的美学论辩中别立一说。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美学大讨论 黄药眠 生活实践 价值美学 审美评价说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迄今为止,对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这桩美学史案进行集中反思与评价的工作已不温不火的持续了多年。但在各种学术史的撰写与研究中,学人们似乎走进了同一个“模式”与“声调”中:先对美学讨论的历史缘起做一简单的历史清理,然后便对所谓的“美学三派”———以蔡仪为代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药眠;论食利者的美学——朱光潜美学思想批判[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56年00期
2 阎焕东;;生活呼唤美学——五、六十年代美学问题大讨论的一次预演[J];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04期
3 李圣传;;看佛与塑佛:黄药眠的美学立场及其历史意义——以黄药眠对蔡仪、朱光潜、李泽厚的批评为考察中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5 吴亚平;;论自然的属性及环境法的理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6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蒋国良;;美的本质新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10 丁润生;;试论顺应自然超越时空的无元思维模式——兼谈无元思维模式与灵感思维的对比[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8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宋庆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药眠;;看佛篇——1957年5月27日对研究生进修生的讲话[J];文艺研究;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大地;孙子威;;黄药眠1957年的美学观——纪念1957年美学大讨论五十周年[J];文艺研究;2007年10期
2 杜书瀛;关于价值美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阎焕东;;生活呼唤美学——五、六十年代美学问题大讨论的一次预演[J];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04期
4 陈雪虎;黄药眠美学思路及其意义[J];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03期
5 薛富兴;美学大讨论"的意义与局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侯敏泽;李世涛;;关于美学讨论和美学研究二三事[J];河北学刊;2010年04期
7 薛富兴;“美学大讨论”时期朱光潜美学略论[J];思想战线;2001年05期
8 陈定家;;“杜书瀛美学研究暨《价值美学》座谈会”召开[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9 李明;;“美学大讨论”的反思[J];兰州学刊;2006年02期
10 薛富兴;新中国前期蔡仪美学述略[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鹏周;;新中国六十年美学研究历史回顾[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3 张伟;;认识论·实践论·本体论——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思维方式的嬗变与发展[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5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高建平;;“美学的复兴”与新的做美学的方式[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谷鹏飞;;中国美学的现代发生与当代困境[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记者 潘欣信;美学何处寻?[N];美术报;2010年
2 孙艳秋;对审美价值的努力寻求[N];文艺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金涛;应时代呼声 彰东方大美[N];中国艺术报;2010年
4 刘家友;关于《美学基础理论简论》的若干问题[N];盘锦日报;2010年
5 陈定家;审美现象与美学价值[N];人民日报;2009年
6 宛小平 安徽大学哲学系;朱光潜:建立从认识到实践的开放美学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史磊;新中国美学课研究(1949-1965)[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3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4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兆坤;黄药眠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东阳;自然美:从本质论走向生态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芳;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晓文;中国当代美学新的学科生长点[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6 宋婷;和谐社会视阈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7 邱书婉;时间&美学[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马钰滢;李泽厚近二十年美学思想的变化与坚守[D];暨南大学;2013年
9 岳友熙;人类精神的诺亚方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贺季方;实践美学:历史选择与现实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992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92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