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之“河”—对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城卡屯巴哼瑶人文化中巫术仪式声音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05:29
本文关键词:声音之“河”—对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城卡屯巴哼瑶人文化中巫术仪式声音的研究
【摘要】:在巴哼文化的信仰观念中,世间万物都是由天地所生养,而天地的化生也出自相同的本源,这个本源就是“阿阉”[a t(?)i(?)33],是“龙神”,也是一座桥,一座衍生天地万物的桥。受这种“天地同一生万物”思想的影响,巴哼文化的信仰观念进一步认为,世间的时间和空间也本属同源,并依照先后、远近形成一定的对应,构成了一种“时空同意有其序”的思想观念。由此,“天地同一生万物”和“时空同意有其序”的信仰观念结合灵魂崇拜,生成了套信仰体系和仪式体系。巴哼文化信仰中仪式体系的执仪过程,是对其信仰世界的一种诠释。在这些仪式中,最能体现巴哼文化信仰世界及其象征意义的就是反映“伯鬼”[p(?)53kwi35]灵魂与“鬼丧”[kwi35sa (?)55]灵魂相对抗、相冲突的“依鬼”巫术仪式系统。“依鬼”巫术系统包含一组具有因果逻辑特征的巫术,即以占卜为目的的“卜鬼”巫术和以禳解为目的的“医鬼”巫术。“卜鬼”和“医鬼”巫术通过各自的仪式过程,特别是仪式中各种声音行进的方式,展示了巴哼文化信仰世界的图式。此外,鬼师的癫狂状态与击打法器的声响,是对巴哼文化信仰世界中边地河流的一种象征,这种象征通过可被听觉感知的声音传达意义。在巴哼文化信仰世界中,边地的河流是一个契合物、是一副弥合剂,它代表着一种衔接,一种循环往复的传承。因此,鬼师的癫狂状态与击打法器的声响,以其特有的“过河声”节奏型和金属质地的音色传达出这条连接循环往复世界之河的传承意义,并将脱离文化传承体系的个体重新融于巴哼文化,藉此以塑造巴哼人的听觉感知,从而使一代代巴哼人参与进巴哼文化的维持和绵延之中。
【关键词】:巴哼人 巫术 鬼师 声音 癫狂 感知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0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绪论8-30
- 一、 研究缘起与背景8-11
- (一) 研究缘起8-9
- (二) 研究背景:关于巴哼人9-11
- 二、 研究现状及回顾11-17
- (一) 国内、外相关“巴哼人及其音乐”研究的现状及回顾11-14
- (二) 国内、外相关“巫术及其执仪式者癫狂状态”研究的现状及回顾14-16
- (三) 国内、外相关“声音与听觉感知”研究的现状及回顾16-17
- 三、 田野调查思路与方法17-19
- (一) 田野调查思路17-18
- (二) 研究方法的运用与本文结构18-19
- 四、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9
- (一) 研究目的19
- (二) 研究的意义19
- 五、 城卡屯的巴哼人及其传统信仰与仪式19-30
- (一) 田野调查点概述:关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城卡屯19-23
- (二) 巴哼人的传统信仰体系23-27
- (三) 巴哼文化的仪式体系27-30
- 第一章 巫术中的声音30-46
- 第一节 “依鬼”巫术系统的仪式过程30-35
- 一、 “依鬼”巫术系统30
- 二、 “卜鬼”巫术实录30-32
- 三、 “医鬼”巫术实录32-35
- 第二节 巫术仪式声音中的信仰世界35-44
- 一、 巫术仪式声音的分类35
- 二、 巫术仪式中的人声部分35-42
- 三、 巫术仪式中的器声部分42-44
- 本章小结44-46
- 第二章 癫狂中的声音46-59
- 第一节 巴哼鬼师与癫狂状态46-52
- 一、 巴哼鬼师及其对癫狂的认识46-48
- 二、 阴鬼师的癫狂和附体状态48-52
- 第二节 癫狂之声中的信仰世界52-58
- 本章小结58-59
- 结论59-60
- 附录60-63
- 参考文献63-65
- 后记65-66
- 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宁华;吴云龙;;巴哼鬼师卜鬼仪式及其音声研究——以广西融水白云乡城卡屯为例[J];歌海;2011年04期
2 罗宗志;;百年来西方人类学巫术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3 陈其光;巴哼语[J];民族语文;1996年02期
4 聂独席;聂笃雄;王浩;;虎形山花瑶呜哇山歌初探[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张琼;;湘西南虎形山花瑶民歌的类型及音乐风格[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杨建农;;湖南隆回花瑶呜哇山歌的形成与艺术特点[J];音乐生活;2009年12期
7 张琼;;湖南隆回县虎形山花瑶音乐文化初探[J];中国音乐;2005年04期
8 聂国红;刘怀保;;音乐瑰宝——隆回花瑶“呜哇”山歌初探[J];中国音乐;2007年02期
9 刘淮保;;湖南隆回虎形山“花瑶山歌”探源[J];中国音乐;2007年04期
10 萧梅;;身体视角下的音乐与迷幻[J];中国音乐学;201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琼;湘西南虎形山花瑶民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10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010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