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晖“时代曲”研究
本文关键词:黎锦晖“时代曲”研究
【摘要】:“时代曲”是风行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仍为人耳熟能详的一种音乐形式,黎锦晖则是“时代曲”这一音乐形式的创始人。面对市民大众对音乐艺术的需求,基于自己的平民音乐理论,黎锦晖创立了流行音乐这一全新的音乐形式;把握住了市民大众的音乐审美倾向,他把“舶来品”流行音乐融入了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引领了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的趋势;他适时的推出了明星制,大大推动了中国流行音乐市场化的进程。他的理念,是具有前瞻性的,使得他创作的“时代曲”一经问世便被无数人追捧,成为当时音乐界的热点。黎锦晖的“时代曲”,是“时代曲”中最具研究价值的作品。 本文以黎锦晖的“时代曲”作为研究对象,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对黎锦晖的“时代曲”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将“时代曲”面向市民大众,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大胆使用外来音乐元素这些不同于他人的艺术特征做了深入的探究,从创作理念平民化、音乐素材民间化、音乐文学古典化和伴奏风格爵士化四个方面分析了黎锦晖“时代曲”的创作特征。重点阐释了黎锦晖以市民大众为对象的的平民化的创作理念。并把黎锦晖的“时代曲”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西北风”与本世纪的“中国风”做出纵向的比对,试图揭示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的发展趋势。 作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创始人,黎锦晖开创了流行歌曲这一全新的体裁,他的“时代曲”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流行音乐民族化、商业化、明星机制的创立和开创了通俗唱法这种全新的演唱风格这四个方面。流行音乐本身的文化特点,决定了它要随着市民大众的欣赏口味的变化而不断的向前发展,推陈出新。在流行音乐蓬勃发展的今天,对黎锦晖的“时代曲”做一个全面的认知,可以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在迎合市场需要的基础上,正确的引导市民大众对流行音乐的审美倾向,使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走上正确、健康的道路。
【关键词】:黎锦晖 时代曲 民族风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09.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1 绪论7-11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7
- 1.2 研究范围界定7-8
- 1.3 文献综述8-10
- 1.4 创新和不足10-11
- 2 黎锦晖的艺术生涯11-18
- 2.1 学业求索时期11-12
- 2.2 音乐创作时期12-18
- 3 黎锦晖“时代曲”的创作特征18-34
- 3.1 创作理念平民化18-21
- 3.1.1 平民音乐理念的形成18-19
- 3.1.2 平民音乐理念的内涵19-21
- 3.2 音乐素材民间化21-29
- 3.3 音乐文学古典化29-30
- 3.4 伴奏风格爵士化30-34
- 4 黎锦晖“时代曲”的文化贡献34-39
- 4.1 历史价值34-36
- 4.2 现实意义36-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璐;;全面剖析 还黎锦晖以真实面目——《黎锦晖与黎派音乐》读后[J];大舞台(双月号);2008年04期
2 吴剑;;不能贬低黎锦晖在流行音乐史上的地位 评《上海老歌名典》(下)[J];博览群书;2008年07期
3 肖阳;;“明月社”兴衰十五载[J];剧作家;2008年01期
4 冯春玲;;黎锦晖的流行歌曲创作[J];音乐研究;2007年02期
5 孙继南;对黎锦晖历史评价的再认识[J];人民音乐;2002年04期
6 项阳;他站在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上——黎锦晖的探索对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启示[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尾高晓子;薛罗军;;从黎锦晖编的《俭德歌集》来看1930年代上海[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冯春玲;;黎锦晖流行歌曲创作的历史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邹联丰;;黎锦晖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09年16期
10 李岩;冬来了,春还会远吗?──纪念黎锦晖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要点实录[J];中国音乐学;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美辉;20世纪湖南音乐家群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霄笑;中国流行音乐商业化的萌芽[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赵珥希;论中国近代流行音乐的产生[D];吉林大学;2007年
3 梁瑜;时代曲流行的历史及其成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郑恺;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05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105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