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托斯拉夫斯基《乐队协奏曲》创作技法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1 06:24
本文关键词:卢托斯拉夫斯基《乐队协奏曲》创作技法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卢托斯拉夫斯基 主题材料 调性布局 和声 配器手法
【摘要】:卢托斯拉夫斯基作为波兰最具代表的先锋派作曲家,以他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和其特有的“有限定的偶然“创作技法,在二十世纪国际乐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既感受不到像勋伯格,斯托克豪森等人那样,对传统音乐技术有着颠覆性的革命,也感受不到他对传统音乐形式的坚持。无论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着自己对音乐独树一帜的见解。对于卢托斯拉夫斯基成熟时期的音乐创作,我更感兴趣在他未形成其标志性的”偶然音乐“风格之前的创作思路,以此来剖析作曲家在迈向成熟的创作道路上,所体现的潜在特性。 本文选取的《乐队协奏曲》,是卢托斯拉夫斯基早期作品,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曲完成于1950-1954年,它确立的卢托斯拉夫斯基在国际乐坛上的地位。同时,也是作曲家风格转型的重要标志。从该曲中可以听见巴托克,希曼诺夫斯基等人对其的影响,也可以听见他对传统的革新,以及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所创的新技法,新元素等。我将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这首作品:第一,作曲家的生平背景,每个阶段的创作风格及其代表作的介绍;第二,全曲三个乐章的创作特点,主要包括主题材料的运用和材料间调性的布局,以此来解析他对传统音乐形式有那些革新;第三,和声纵,横向的结合特点,对于其双调性,多调性和声的运用特性加以总结;第四,配器特点研究,包括音色,音响的转接,对置,逐层叠加与削减等手法的研究。最后的结语,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分析,对卢托斯拉夫斯基早期创作风格特点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并提出作者的观点和见解。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1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为杰;20世纪音乐名著巡礼——乐队协奏曲类(二)[J];视听技术;1999年07期
2 姚恒璐;鲁托斯拉夫斯基主要作曲技法论点摘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刘Z瀂,
本文编号:1170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170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