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艺术的传承与声乐教学
本文关键词:民歌艺术的传承与声乐教学
【摘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当中,民歌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在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发生发展,人们对民歌的加工、改造和提炼也未曾停止。民歌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表达着最朴素和最真实的思想情感,而且保存着族群对于民族文化、民族历史的直接记忆。因此,不管是对于音乐研究,还是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而言,民歌均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当今社会空间下,我们虽不能还原传统民歌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空间,但是如何利用形式多样的路径,传承民歌的艺术精神、时代风貌及其包含着的体现不同民族、地域文化基因的历史记忆?本文以民歌的教学为探讨对象,通过民歌生长环境、功能、曲式特点出发将课堂上声乐教学与民歌的结合,诠释和解读民歌的文化特质。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在中国民族音乐大家庭中,民歌作为源起于各族人民生产和生活中的艺术形态,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表达着最朴素和最真实的思想情感,而且保存着族群对于民族文化、民族历史的直接记忆。因此,不管是对于音乐研究,还是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而言,民歌均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钰;;涉猎宋词一得[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79年01期
2 袁翔珠;;论民歌艺术中的少数民族习惯法[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3 揭冰;;文化产业视野下的民歌传承[J];学术交流;2009年10期
4 陈樯;浅谈中国民歌艺术[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刘茜;;浅谈民歌艺术的研究范畴[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2期
6 尚飞林;;保护和发展民歌文化遗产任重道远——由陕北民歌大赛引发的思考[J];音乐天地;2007年05期
7 ;民歌起源应作具体分析[J];音乐世界;1987年09期
8 陈家柳;;侗族民歌艺术及其审美[J];民族艺术;1990年01期
9 乔木;对民族音乐继承与发展的几点看法[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张智斌;;人文地理学视野中的陕北、陕南民歌之比较阐释[J];中国音乐学;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燕;;保护发展民歌艺术的功臣——听専恩凤老师唱歌有感[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一年)[C];2011年
2 董茉;;冀东民歌的传承与发展[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王威;;美妙的天籁——黑龙江流域三小民族民歌比较研究[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连成;“沙田民歌”传人吴金喜、陈社金[N];光明日报;2007年
2 邓明 白培生 欧阳资文 何光晋;嘉禾挖掘和提升民歌艺术[N];湖南日报;2006年
3 记者 路艳霞;国家大剧院迎来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N];北京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肖怡伟邋王军 万金明;桑植荣膺“中国民歌之乡”称号[N];湖南日报;2008年
5 卫平;发扬光大蒙古族长调民歌艺术[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6 李云平;保护蒙古族长调艺术不光是艺术家的事[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李运涛木佳 见习记者张文德;五天“唱”定300亿[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王俊;歌声抽在谁的背上[N];深圳特区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彭宽;挖掘母亲河沿线的民歌宝藏[N];中国艺术报;2008年
10 佳杰;“第二届榆林·中国陕北民歌艺术节”暨“世界三大民歌演唱交流活动”将举行[N];文艺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花;以“走西口”为题的西部民歌艺术特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张晓娜;燕赵民歌“妓女悲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小勇;审美文化视野下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4 赵素弘;巴彦淖尔后套爬山调的艺术生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5 何健;山西左权民歌的探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习化娜;昌黎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双淋芳;大众传播媒介下的新民歌发展与演唱风格[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郭砚坤;黄河三角洲地区民歌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小琴;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巴渝民歌文化初探[D];重庆大学;2011年
10 马莹;扬琴组曲《芳季篇》分析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250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250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