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高平创作的弦乐四重奏《天光云景》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16 11:21

  本文关键词:高平创作的弦乐四重奏《天光云景》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高平 弦乐四重奏 曲式结构 织体语言 音响效果


【摘要】: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作曲家、钢琴家高平(1970—)之弦乐四重奏《天光云景》(2006年作)。这部作品是受新西兰弦乐四重奏团委约创作的,于2007年1月在新西兰亚当姆斯国际室内乐音乐节中首演,并出版成CD。作者根据八大山人的同名画作《天光云景》中的题画诗得来灵感而作。《天光云景》是八大山人的十幅画作中的第一幅,题画诗道“春山无近远,远意一为林。未少云飞处,何来人世心。”作曲家高平坦言这是自己“最中国化”的作品,主要体现在中国的韵味和精神上。 本文用三个章节的篇幅分析了这首作品:(1)曲式结构;(2)织体语言;(3)音响效果。通过结合谱例对作品研究后,笔者发现,这是一首极为“中国化”的弦乐四重奏作品,主要体现在中国的韵味和精神上。作曲家高平在遵循弦乐四重奏的基本创作手法的前提下,突破传统,将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空间感、影像艺术上的镜头感移植到音乐创作当中,独具匠心。 由于国内外目前触及到高平音乐创作的研究较少,本课题仍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在研究过程中,本人有幸对作曲家高平进行了直接采访,这对研究本课题具有一定的优势和较大的帮助。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1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伍雍谊;现代音乐与现代派音乐[J];音乐研究;1988年01期

2 樊祖荫;论支声音乐[J];中国音乐;1983年01期

3 樊祖荫;论变唱——中国多声部民歌创作方法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4 高佳佳;弦索乐《十六板》中的复调与变奏思维[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5 杨善武;“多声”的概念与中国传统“多声”——兼论我国民族打击乐的织体属性[J];中国音乐学;1992年02期



本文编号:1295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295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b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