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交响曲中长号声部的音乐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贝多芬交响曲中长号声部的音乐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长号 贝多芬 《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 《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 《D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 音乐学分析
【摘要】:长号作为现代交响乐团不可或缺的声部,以其极大的魅力征服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曲家。它的兴起与发展和其它铜管乐器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号无论从音色、音量、张力甚至构造外形上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性。在西方乐器发展历史上其它乐器都经历了或多或少的变革和改进,唯独长号的外形和演奏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自从它加入了管弦乐队以后不仅在乐队配置上有了变化,而且对于乐队在音乐上的表现也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长号的加入增加了乐队演奏音域的宽度和整体的音响效果,也使音乐的层次感和音乐功能分区更加明显。 长号正式进入管弦乐队正是以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为标志。笔者本科从事的专业也是长号演奏,对于长号及其音乐的发展深感兴趣,所以选择了探究长号在贝多芬交响曲中的首次出现作为研究方向。 全文共分为三章内容:第一章分两节,第一节主要介绍作曲家及本文所选三部交响曲的基本情况;第二节主要分时期介绍贝多芬之前长号的发展概况。第二章分三节,采用音乐学分析的方法对贝多芬第五、第六和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逐一展开本体分析。第三章分两节介绍贝多芬这三部交响曲中应用长号的独创性和对后世的影响,探究该乐器对促成贝多芬风格所起到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21.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泓茹;论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王翠华;;关于阻碍进行的理论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杨留兵;薛军;;标题音乐与19世纪浪漫乐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罗可曼;;多声部音乐听觉能力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周娟娟;;E.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的教学价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喻樱;;高尚的人格、圣洁的心灵——交际花薇奥列塔性格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7 符周利;;论西方宗教对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8 华文健;;论维也纳古典乐派对交响曲的贡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9 王晶一;;歌剧《参孙与达丽拉》中咏叹调《我心花怒放》演唱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10 吴建华;;美国音乐文化背景下的格什温及其创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进;;“T——X——D——T”模式与重构之考[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2 王琦;;科学传播的一种方式:释义——波爱修斯对科学知识传播的一种启示[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晡;;和声教学的阶段性、指向性和科学理念[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刘欢;;浅析宗教仪式音乐的心理影响与治疗意义[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一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陈良运;;试论中国古代的审美接受观[A];东方丛刊(2002年第3辑 总第四十一辑)[C];2002年
6 马卫星;;试论音乐艺术的审美综合本体[A];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梁丽红;;谈钢琴艺术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素质培养[A];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于晓晶;后哲学文化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许琛;阿沃·帕特钟鸣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5 任怡;象征与超越[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6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7 唐小波;约翰·亚当斯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陈晶;基督教会学校女子音乐教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9 纪露;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观念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10 张有川;里盖蒂音乐创作中和声语言的技法特征与发展轨迹[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欣;莫扎特歌剧《女人心》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许莹莹;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分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斐;挣脱温柔的镣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熊焱;米约双钢琴作品《胆小鬼》本体分析与演奏技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毅;勋伯格早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武旭峰;山东省临沂市钢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爽;从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op.116-op.119看其创作风格及演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关彦;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艺术特征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冠英;斯特拉文斯基芭蕾舞剧《春之祭》原始宗教仪式音乐表现形式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林浦凤;声音训练在合唱中的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96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296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