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流行音乐创作中的民族化元素
本文关键词:试论中国流行音乐创作中的民族化元素
【摘要】: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外来音乐形式,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传入中国之后,迄今为止已在我国生存和发展了三十余年。它凭借着音乐类型丰富,风格多样,词曲通俗易懂,音响效果时尚前卫等特点,博得社会大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而纵观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并非单单只是表面上看到的光鲜亮丽,其背后也凝结着其对于中国文化的解读,以及对于中国观众审美需求的满足。为使流行音乐更加符合国人的视听要求,在创作中逐渐走出了一条新颖的民族化发展道路,其有意识的将各种中国文化元素通过歌词、作曲、编曲、配器等方式融入其中,形成了独具中国风格的流行音乐样式。本文的研究力足于流行音乐创作中的民族化现象进行思考,通过梳理其民族化道路的关键节点和背后蕴藏的各种驱动力,力求揭示这一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的趋势。
【作者单位】: 南阳理工学院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十八世纪中叶,伴随着蒸汽机的发明,不仅为人类带来了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一一“流行音乐”。这种与现代文明和时代进步交织在一起的音乐形式,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形成了极强的音乐能量,并在创作演变中不断分化,形成爵士布鲁斯、乡村民谣、摇滚乐、轻音乐、抒情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铁军;简述对于中国流行音乐“定位”的一些看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曹桦;;中国流行音乐及演唱风格探析[J];音乐创作;2011年04期
3 蒋君卉;;对流行音乐界定问题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1年09期
4 金白颖;;也谈中国流行音乐特点及发展问题[J];黄河之声;2008年10期
5 金白颖;;也谈中国流行音乐特点及发展问题[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6 申明鹤;汤伟;;从邓丽君的歌声谈中国流行音乐发展[J];文化月刊;2009年12期
7 何法元;;浅析新时期中国流行音乐的演唱风格[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8 沈恒;;中国流行音乐在传统音乐中的多维嬗变[J];音乐探索;2008年04期
9 郑恺;;中国流行音乐民主化模式研究——以“西北风”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4期
10 钱彤;谢岳;;从大众社会心理读解80年代的中国流行音乐[J];大众文艺;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彦华 高明国 吴飞雄;小榄成中国流行音乐活动基地[N];中山日报;2010年
2 新华社记者 王传真 陈炜伟 乌梦达;中国流行音乐经历“撞墙期”[N];人民日报;2011年
3 紫茵;中国流行音乐的新作、新人、新路[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齐洁 资深音乐媒体人 杨樾;歌者李健[N];中国经营报;2010年
5 记者 杨彦华 高明国 吴飞雄;经济腾飞让中山文化凸显[N];中山日报;2010年
6 记者 赵斌;有创意 显像管玻壳墙上挂 随着音乐流光溢彩[N];成都日报;2010年
7 深圳特区报记者 孟迷 廖露蕾;为“后金钟时代”寻找出口[N];深圳特区报;2011年
8 记者 谢雪梅 通讯员 阿丽;吕卫泽:让常州成为演艺之都[N];常州日报;2011年
9 翠玲;毛阿敏:一等就是三十年[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媚;“金钟”敲响流行乐坛新希望[N];深圳特区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罗箫;论R&B对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路荔荔;歌曲《走钢索的人》爵士风格探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3 郭亚琼;郭峰音乐艺术创作历程探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任红苗;爵士钢琴音乐的发展及对中国音乐的影响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梁瑜;时代曲流行的历史及其成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6 欧洋;中国流行歌曲中的布鲁斯音乐元素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 茅迪;黎锦晖“时代曲”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8 赵元;金妮:老百乐门唯一健在的歌手[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9 周康;上海早期流行歌曲成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岩;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香港电影歌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05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305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