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贞传统音乐及其叙事民歌研究
本文选题:蒙古贞 + 跨省跨界 ; 参考:《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蒙古族传统音乐按照地域分布,以蒙古国、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其中心以外,还有辽宁、黑龙江、吉林等省区聚居的蒙古族,也保留着各自的传统音乐文化。本文对辽宁省阜新蒙古自治县境内生活的蒙古族传统音乐作为研究对象,对目前的传统音乐体裁和种类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蒙古贞叙事民歌及其音乐形态,从更为宏观的视野中探索跨省跨界音乐研究的新思路和方法,是本文的新思路。 本文主要内容有两个部分构成,一是蒙古贞地区的传统音乐及其构成,,其中包括蒙古贞地区流传的胡仁?乌力格尔、好求宝、安代、查玛舞及其蒙古剧等,做一详细的i绍和阐释。蒙古贞传统音乐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人文传统的文化现象,蒙古贞传统音乐种类繁多,体裁多样,如果单独抽离出一种音乐种类,对其进行研究,并不能说明该地区的传统音乐所具有的风格和面貌。每种音乐文化事项都有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在蒙古贞传统音乐中,每个音乐事项都是一种文化的符号,它不仅标志着一个族群、?个地域屮生活的群体所拥有的生活、习俗特征,也代表一种人文思想和生存的价值观念,因此,从宏观上把握蒙古贞地区的传统音乐种类是必要的,在宏观上架构它的整体面貌,再用微观的分析方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个别音乐事项,两者结合,对当前蒙古贞传统音乐的深入了解有很大的益处。二是论文的中心部分,即蒙古贞叙事民歌及其题材内容,以及叙事民歌的音乐形态作为重点论述,围绕这一主题,对蒙古贞地区的叙事民歌做一微观的分析和研究,总结蒙古贞叙事民歌在特定的区域中有哪些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叙事民歌的演唱和表演形式;叙事民歌所反映的社会及文化含义都是重点探讨的对象。
[Abstract]:Mongolian traditional music is distributed according to the region, Mongolia, China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s its center, there are Liaoning, Heilongjiang, Jilin and other provinces inhabited by Mongolians, but also retain their own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In this paper, the Mongolian traditional music which lives in Fuxin Mongolian Autonomous County in Liaoni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urrent traditional music genre and types are combed,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 Mongolian Zhenzhen narrative folk songs and their musical forms are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Exploring the new ideas and methods of cross-provincial cross-boundary music research from a more macroscopic view is the new idea of this paper.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One is the traditional music and its composition of the Mongolian Zhencheng region, including the spread of Hu Ren in the Mongolian Zhenjiang area. Uliger, Haoqiu Bao, Andi, Chama Dance and its Mongolian drama, do a detailed I Shao and explanation. Mongolian traditional music is a cultural phenomenon with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humanistic traditions.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traditional music in Mongolia. It does not account for the style and appearance of the region's traditional music. In Mongolian traditional music, every musical matter is a cultural symbol, which not only marks a ethnic group?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grasp the types of traditional music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 of the Mongolian Zhenghan area, sin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lives and customs also represent a kind of humanistic thought and the value of survival. In the macro structure of its overall face, and then use micro-analysis of the further in-depth study of individual music matter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the current Mongolian traditional music in-depth understanding has great benefits. The second part is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thesis, that is, the Mongolian virginity narrative folk song and its theme content, as well as the narrative folk song music form as the emphases, around this one theme, does a microscopic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to the Mongolian Zhen area narrative folk song.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unique sty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ngolian narrative folk songs in specific regions, the singing and performing forms of narrative folk songs, an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reflected by narrative folk songs.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旭光;李海霞;;论中国传统音乐保护中的传承人问题[J];职业时空;2010年11期
2 刘悦;文化圈理论与传统音乐的观众[J];人民音乐;1995年05期
3 叶子;难忘的云南之旅——记台湾布农山地传统音乐团[J];台声;1996年06期
4 徐元勇;对调整我院“中国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5 董学全;略谈京剧唱腔音乐与蒙古族传统音乐的结合[J];内蒙古艺术;1999年01期
6 乔建中;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资源[J];音乐研究;2003年02期
7 李彦荣;建设文化产业、保护传统音乐和母语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年03期
8 杨民康;论仪式音乐的系统结构及在传统音乐中的核心地位[J];中国音乐学;2005年02期
9 徐艳萍,苏前忠;中国文人与传统音乐的不解之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吴文瀚;;浅析庄子艺术精神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布德;;2007年下半年“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计划[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2 周吉;;当代库车维吾尔族传统音乐与其他地区和民族传统音乐的比较研究[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3 苏布德;;“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终期实验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4 苏布德;潘淑华;乌达布拉;;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园教学之浅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5 苏年布德;潘萍;乌达巴拉;;“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于研究”阶段性总结 2009年3月——5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6 陈炜;;谈谈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7 关俊;齐宝山;;蒙古贞蒙医药的辉煌成就[A];第四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暨《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创刊10周年庆典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宋裴裴;;跨文化对话中的传统音乐——15届国际学校音乐教育和教师教育研讨会初探[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苏布德;;2009年上半年“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10 苏布德;;“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长铃;“第37届ICTM世界年会”年中举行[N];音乐周报;2003年
2 田联韬 李延红;雪域颂歌[N];音乐周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邬敏;“A8音乐”模式:用电媒音乐拯救传统音乐行业[N];证券时报;2005年
4 李亚芳;兼收并蓄的满族传统音乐[N];音乐周报;2007年
5 何晓兵;新民乐:传统音乐的“改版”[N];音乐周报;2002年
6 王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古典音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何晓兵;新民乐:传统音乐的“改版”[N];音乐周报;2002年
8 何晓兵;新民乐:传统音乐的“改版”[N];音乐周报;2002年
9 刘立涛;数字音乐市场异军突起[N];江苏经济报;2006年
10 王婷;辗转在欧亚大陆的歌声[N];音乐周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静;消弥与重构中的“查玛”[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静怡;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刘贞银;东亚三国近现代音乐变迁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戴俊超;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6 叶红旗;台湾高山族乐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7 程晖晖;秦淮乐籍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姜小鹏;论乔治·克拉姆音乐中的音色与织体[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9 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国强;宋代教坊乐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艳艳;蒙古贞传统音乐及其叙事民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2 高尚;邢台地区传统音乐调查与保护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斯琴通拉嘎;蒙古贞口语语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全婕;广西南丹中堡花苗传统音乐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1年
5 齐智;敖包祭祀:“一种发明的传统与生活化的传统”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6 路艺;梅里斯区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D];青岛大学;2010年
7 王潇苑;鄂伦春族传统音乐生活的历史变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8 冯晓莉;中国传统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传承的现状与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丽霞;以中国传统音乐为母语的视唱练耳教材编制之初步论证[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昀;试论汉语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关系[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09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909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