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西视唱练耳教学的差异——基于《视唱练耳手册》的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视唱练耳教学 + 比较研究 ; 参考:《音乐创作》2014年05期
【摘要】:正高校"视唱练耳"作为专业音乐教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被认为是开启音乐之门的钥匙,也是进行音乐理论研究的进阶之石。我国各大音乐院校在对本学科的教学建设中,相互借鉴编写教材,虽然难易有差,但形成了一套针对我国学生的教学体系,现今,在大量引进及选用国外教材的同时,如何真正的,从根本了解国外的教学理念,一直是本专业教师的关注点。近来笔者在阅读Manual for Ear Training and Sight Singing(视唱练耳手册)一书中获益良多,此书或可对我国高校专业音乐教育体系中"视唱练耳"课程的教
[Abstract]:As a basic course in the professional music teaching system, "Solfeggio" is considered as the key to opening the door of music. It is also an advanced stone for the study of music theory.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construction of this subject, the major mus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learn from each other to write textbooks, although it is difficult to be poor, but a set of Chinese mus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formed a set of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ents' teaching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introduction and selection of foreign textbooks, how to truly understand foreign teaching ideas,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this professional teacher. Recently, the author has benefited much from the reading of Manual for Ear Training and Sight Singing (Solfeggio Handbook). The teaching of "Solfeggio" in the music education system of the industry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红华;;教育发展视野下对星海附中视唱练耳教学的展望[J];北方音乐;2011年08期
2 罗佳;;初级视唱练耳教学思路探讨(练耳部分)[J];校园歌声;2007年05期
3 聂丹;;浅析赵易山视唱练耳教学的创新理念与模式[J];艺术教育;2007年12期
4 王高飞;;德国音乐院校视唱练耳考试情况介绍[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年09期
5 孔云霞;;视唱练耳多学科渗透教学理念之探索[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史凯敏;;谈视唱练耳课的多学科综合教学[J];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7 郎彩飞;;谈音乐理论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重要性[J];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09期
8 骆文湘;;从戏曲学员的视唱练耳教学谈起[J];艺海;2007年05期
9 贺艳艳;;浅谈视唱练耳学习[J];科技信息;2009年06期
10 唐继利;;视唱练耳教学改革刍议[J];艺海;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彦;;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基础和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魏婷婷;;与专业音乐教育的对比中看高校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郑刚;;师人长技 济时之需——评新版《调性和声及二十世纪音乐概述》[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杨勇;;对位法还是复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张韵璇;;对位教学理念探微[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许朔;;一个值得提倡的教学理念——讲述快乐钢琴教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缪杰;;在实践中培养自己一专多能——群众音乐干部业务素质刍议[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8 蓝雪霏;;畲族民歌与客家民歌的比较研究[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9 陈蜜;;社会音乐工作者必须挑起普及与提高两副担子[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10 周吉;;当代库车维吾尔族传统音乐与其他地区和民族传统音乐的比较研究[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张洁;云艺举行首届视唱练耳教学实践音乐会[N];云南日报;2008年
2 于淼淼;多媒体扩展高师视唱练耳教学[N];音乐周报;2008年
3 沈丘北郊职高 程香丽;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性[N];周口日报;2009年
4 韩宝强;音乐理论:请注明你的有效性[N];音乐周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张婷;李元庆:为音乐理论研究耕耘一生[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记者 孙娜;马可音乐理论研讨会举行[N];徐州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张婷;“此姜夔非彼姜夔”[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抒真;好书当读 后学得益[N];中国艺术报;2007年
9 安瑞;愿戏曲音乐之树“长春”[N];音乐周报;2004年
10 孙焕英;呼唤“李凌式乐评”[N];中国文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中余;阿伦·福特音级集合理论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2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刘贞银;东亚三国近现代音乐变迁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林苗;中国新教赞美诗集《普天颂赞》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苏娅;中、日、韩三国古典舞蹈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6 金桥;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7 高仙玉;中国朝鲜族舞蹈与韩国民族舞蹈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巴吐尔·巴拉提;和田维吾尔木卡姆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子;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3年
2 陈媛;论视唱练耳教学中审美价值的体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陈曦;视唱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与应用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4 黄一;音乐审美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与作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蔡红华;教育发展新视野下对视唱练耳教学模式转型的探索[D];星海音乐学院;2010年
6 张焱;论三大学习理论对高校视唱练耳教学模式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成来;多媒体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有效应用[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8 马驰;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能力测评体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雅婧;现代视唱练耳教学理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莫军梅;高师体验式视唱练耳教学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079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079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