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肃北蒙古族长调音乐及其演唱探析

发布时间:2018-06-29 03:40

  本文选题:肃北蒙古族 + 长调 ; 参考:《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以肃北蒙古族长调音乐为研究对象,运用音乐学的分析方法,结合音乐美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的个案研究和文化变迁的相关理论,对肃北蒙古族长调音乐及其演唱形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析。从研究肃北蒙古族历史、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入手,通过对肃北蒙古族长调音乐元素与艺术特征、演唱风格特点、发音机理及传承发展等方面的论述,对肃北蒙古族长调的音乐及其演唱进行探析。研究表明,肃北蒙古族长调因受历史、地理及周边民族音乐文化尤其是藏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区别于内蒙古长调的独特的雪域长调演唱风格,并具有一套较为专业的演唱技巧。因此,进行肃北蒙古族长调音乐及其演唱的研究,对于整个蒙古族长调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论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大块,其中正文又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肃北蒙古族历史、居住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的论述,归纳总结出蒙古族长调流传到肃北的缘由及其与肃北蒙古族风俗礼仪的关系。 第二部分:主要从肃北蒙古族长调的旋律特点、行腔特点及藏族音乐元素的渗透、藏族文化的影响这三方面对肃北蒙古族长调的音乐元素与艺术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第三部分:探究肃北蒙古族长调演唱的风格特点,通过把肃北蒙古族长调与内蒙长调在演唱风格和行腔特点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并运用声乐学的相关知识探究肃北蒙古族长调的声音色彩与演唱技术,总结出肃北蒙古族长调演唱的风格特点。 第四部分,运用歌唱发音科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肃北蒙古族长调演唱的发音机理进行细致地分析。 第五部分:探讨肃北蒙古族长调的传承与发展问题。首先对肃北蒙古族长调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巴图孟克及其对肃北蒙古族长调传承方面所做的贡献进行阐述,然后就新形势下肃北蒙古族长调的传承方式与途径进行论述。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long tune music of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in Subei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pplies the analytical method of musicology, combines the case study of music aesthetics, ethnomusicology and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cultural change.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long tune music and its singing form of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in Subei. Starting with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local customs of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in Subei,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lements and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long tune music of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in Subei,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nging style, the mechanism of pronunci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etc.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music and singing of the long tune of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in Subei. The study shows tha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history, geography and the surrounding national music culture, especially the Tibetan music culture, the long tune of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in Subei has formed a unique style of singing in the snow region long tun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long tune in Inner Mongolia. And has a more professional singing skill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ngolian long tune to study the long tune music and its singing in Subei.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text and conclusion, in which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Mongolian history,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local customs, This paper sums up the reason of Mongolian long tune spreading to Subei and its relation with Mongolian custom and etiquette. The second part: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melody characteristics, line cavity characteristics and Tibetan music elements infiltration, the influence of Tibetan culture on the musical elements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ng tune of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in the north of Subei, the author makes a deep research on the musical elements and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ng tune of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in the north of Subei. The third part: probe into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ng tune singing of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in Subei, through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singing style and the line cavity characteristic of the long tune of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in Subei and the long tune of the Inner Mongolia. Using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vocal music to explore the sound color and singing technology of the long tune of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in the north of Jiangsu, summed up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ng tune singing in the long tune of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in the north of Subei. In the fourth part, using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singing pronunciation science, the articulation mechanism of long tune singing in Subei Mongolian nationality is analyzed in detail. Part five: discus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ong tune of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in Subei. At first,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inheritance of the Mongolian long tune in Subei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inheritance of the long tune of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in Subei, and then discusses the ways and means of the inheritance of the long tune of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in Subei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列京;佐世容;;谈谈普契尼的歌剧[J];音乐探索;2007年02期

2 陶英;;福莱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王晓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论通俗歌曲演唱的情感原则[J];黄河之声;2007年05期

4 刘峡;徐杨;;花腔女中音咏叹调《我充满激情》演唱风格的研究[J];艺术教育;2009年04期

5 赵朴;;早期节奏布鲁斯音乐演唱风格研究[J];黄河之声;2010年04期

6 姚晓婷;;浅析中国民族歌剧声乐作品及其演唱风格的把握[J];黄河之声;2010年09期

7 龙莉莉;;浅谈民族声乐中民歌的演唱风格与把握[J];黄河之声;2010年09期

8 董清风;;刘一祯 情真意厚歌声飘[J];中国保健营养;2010年11期

9 任洁玉;;浅议八十年代我国民族声乐演唱风格的“千人千面”现象[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Z1期

10 苗香蕊;;咏叹调《漫步街上》的创作特点及演唱分析[J];大舞台;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春发;;我国民歌演唱风格的美学支点[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2 匡雅玲;;浅谈“演唱风格”及其训练[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声乐教育——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上的讲话[A];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靳鸿书;;谈河北民歌演唱风格的把握[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5 苗鸿信;;我国通俗唱法的基本特征[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6 刘云燕;;现代京剧“样板戏”中旦角唱腔音乐的创新[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庄民权;;声乐训练的民族化问题[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8 刘玉娣;;合唱是中老年健康生活中的一剂“良药”[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9 曹翠省;;论民族歌唱演员的全面修养[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10 刘玉娣;;走出群众合唱的误区[A];2004年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全省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获奖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曲艳萍 驻内蒙古记者 阿勒得尔图;那悠扬的蒙古族长调[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包秀文 柴莉;蒙古族长调歌王有了传承基地[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记者 丁燕;50名蒙古族长调演员全部抵呼[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4 王永钢 乌日娜;阿右旗启动蒙古族长调试验保护工作[N];内蒙古日报(汉);2011年

5 本报记者 梁爱武 通讯员 陈联民 孟根;每天一小时学唱“长调”[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6 郭文德;浅谈冀东民歌合唱作品的演唱风格[N];音乐生活报;2010年

7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杨明明;歌剧《蝴蝶夫人》的艺术特色与演唱风格[N];音乐生活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敖蓉;团结奋进谱新篇[N];经济日报;2009年

9 铁木;草原放歌遏行云[N];中国文化报;2000年

10 崔婉琳;佳音委婉透神韵 桑腔奇曲有传人[N];中国文化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磊;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朴荟霖;声乐演唱风格的趋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宋丽萍;青主艺术歌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韩丽;论当代民族声乐作品演唱风格的多样性[D];河南大学;2005年

4 吴俊廷;李谷一演唱风格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5 周南;普契尼四首女高音咏叹调特点与演唱风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崔婷婷;理查·施特劳斯早期艺术歌曲创作特征与演唱风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哈申格日乐;科尔沁歌王——民间歌手查干巴拉的演唱风格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潇林;论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D];西南大学;2009年

9 邹琳;福列艺术歌曲的特点及其演唱风格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徐磊;施光南声乐作品的抒情性特征及演唱风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80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080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5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