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民歌声乐表现情态的结构层透析
本文选题:瑶族民族 + 声乐表现 ; 参考:《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6期
【摘要】:瑶族是我国迁徙历史最长久、迁徙空间最遥远的少数民族,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与语言支系的多样化造就了瑶族民歌的独特魅力,其研究文献虽不少见,但多依据民歌内容揭示瑶族人饱经沧桑的民族文化内蕴,或从传统民歌演唱的理论角度寻找差异与共性。对此,基于声乐表演的专业知识,结合瑶族民歌的生态背景、曲谱资料与艺术特色,从形式、行为、意识三方面剖析瑶族民歌声乐表现的结构图景,指出瑶族民歌声乐表现的技巧、心理、情怀对现代声乐发展的有益影响,揭示了音乐为人服务的终极价值。
[Abstract]:Yao nationality is the most long history of migration in our country , and the complexit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language branch form the unique charm of Yao folk songs .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基金】: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赣南民歌素材音乐创作与改编实践技法研究”(09WX274) 2012年度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赣南客家唢呐乐班生存现状的调查与研究”(YG2012056)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雷捷;;我国瑶族音乐研究现状综述[J];大舞台;2012年02期
2 黄钰婷;;贺州瑶族民歌的艺术特征[J];歌海;2010年03期
3 宋迪;;全球化语境下民族音乐的价值重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2期
4 张连葵;论少数民族声乐演唱的艺术特征及发展[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5 韦桂喜;;广西瑶族民歌音乐特色研究[J];艺海;2012年03期
6 李晓婷;;瑶族音乐研究七十年[J];艺术百家;2011年S2期
7 任也韵;;论新音乐声乐艺术表现的技术要求[J];艺术学界;2010年02期
8 黄华丽;湘南瑶歌不同族类分支的比较研究[J];中国音乐;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有成,陈万;试论气质类型与歌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崔善子;;黔东南苗族民歌探析——以“飞歌”为中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康国晶;;“松”与“紧”的辩证关系在歌唱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4 刘洪巨;;论声乐表演中情感表现力的培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5 马婷婷;;自信的歌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6 李巍;;谈声乐演唱中的自我控制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7 周亚丽;;新疆伊犁海努克乡维吾尔族婚俗及其仪式歌“月兰”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8 李磊;;试论声乐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刘兰青;;浅谈中国传统民歌[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张敏桦;;高师声乐教学中儿童声乐教学的思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志芬;;云南省建水县民族民间歌曲的人类学研究[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2 徐军;;多彩的旋律——论音乐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3 涂怡岚;;论周小燕声乐教学整体观的形成和确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骆彤;;我国民族音乐走向何方[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黄先文;张刃;;歌唱音乐治疗[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玲玲;贵州布依戏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2 赵书峰;湖南瑶传道教音乐与梅山文化[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3 李亚芳;透过文本:对西方传教士记录的鄂尔多斯音乐的历史民族音乐学考察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刘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唱歌教学的目标定位、内容构建及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杨曦帆;“藏彝走廊”乐舞文化选点考察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7 叶红旗;台湾高山族乐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8 王志芬;云南壮族坡芽歌书符号意义解读[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李杰;音乐意象加工水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王萍;京剧老生流派崛起的社会心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卓;借鉴、融通及其它——中西花腔女高音演唱艺术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玉兰;关于跨界演唱及其在高师声乐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淋淋;从音乐社会学角度论高师声乐教学改革[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汪娅卓;邯郸“街唱”艺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姗姗;论感觉在声乐技巧训练中的重要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潘秀昀;声乐教学术语的辩证解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静;试论声乐教学中的听觉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荣家;“内心听觉”在声乐教学中的调控作用[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鹿凤琴;影响声乐教学与表演的心理因素[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姜兴东;合唱作品案头工作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绪峰;;瑶族音乐《蝴蝶歌》[J];歌海;2005年05期
2 吴宁华;;贺州三歧村还盘王愿仪式田野实录及音声阐释[J];歌海;2010年03期
3 吴巧;;论广西瑶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谢崇安;黄建福;;也谈细腰鼓与瑶族长鼓的源流[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姜璐;;同类民间传统艺术在多民族语境中发展探究——对连厢艺术的再认识[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6期
6 彭兆荣;;人类学视野中仪式音乐的原型结构——以瑶族“还盘王愿”仪式为例[J];音乐研究;2008年01期
7 盘承乾;;瑶族宗教仪式及其音乐舞蹈[J];广西民族研究;1987年03期
8 张国明;;瑶族与长鼓[J];民族艺术;1986年01期
9 杨德捚;;瑶族盘王节及其乐舞探说[J];民族艺术;1987年01期
10 玉时阶;;瑶族铜鼓考[J];民族艺术;198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志美;;论多媒体技术在传承与创新瑶族民歌中的运用[J];歌海;2011年04期
2 黄钰婷;;浅析广西贺州瑶族民歌《喇格哩》的审美特征[J];贺州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黄钰婷;;贺州瑶族民歌的艺术特征[J];歌海;2010年03期
4 吴祖斌;;贺州瑶族民歌“飞溜飞”的音乐艺术特色[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5 吴巧;;论广西瑶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黄钰婷;;浅析广西贺州瑶族民歌《蝴蝶歌》《喇格哩》的音乐特征[J];音乐创作;2010年04期
7 黄钰婷;;广西瑶族民歌的地方差异[J];艺术百家;2010年04期
8 黄钰婷;;广西富川瑶族民歌《蝴蝶歌》、《喇格哩》的保护现状[J];歌海;2010年02期
9 唐力;;瑶族民歌研究与创新运用——以瑶族民歌《呤Up啦嘞》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詹林平;;红河州河口县瑶族民歌音乐特点[J];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丹;湖南九嶷山瑶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82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082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