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筝的移码转调
本文选题:筝 + 转调 ; 参考:《音乐探索》2010年04期
【摘要】:移码转调是古筝应用最广泛的转调法。每转一个相邻调,需要移动4-5根弦。转向远关系调就需要移动更多根弦,相对比较复杂。本文分别从五线谱和简谱两种唱名法入手,简要分析了筝转调的基本原理,并结合自身演奏和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转调规律,希望对演奏者理解和掌握转调技巧有所裨益。
[Abstract]:Frame shifting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modulation method in guzheng. You need to move 4-5 strings each time you turn an adjacent tone. Steering the far-off tone requires moving more strings, which are relatively complex.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changing the tune of the Zheng from the two kinds of singing method of the staff spectrum and the simple spectrum, and sums up some rules of the change of tune in combination with his own playing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hoping to be of benefit to the performer in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the skill of the change of tune.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
【分类号】:J632.3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杜亚雄;也谈学术规范、文风和文德[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施咏;乐理究竟教什么——由蒲亨建《对〈乐理〉中若干问题的异议》所引发[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王岚;“音级”概念的“双重性”或“多重性”小议——对音乐基础理论学科建设的一点建议[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保和;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论[D];上海戏剧学院;2003年
2 曹建国;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萍;基于哼唱的MP3音乐检索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额尔敦;;雅托噶文献考[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俊;;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二乐章的结构特色评析[J];音乐生活;2011年07期
3 赵彬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式展开部调性动力研究[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4 张龙;马秀明;;浅议笙的改良及其在乐队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5 朱培宾;;《炎黄风情》和声技法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赵彬宏;;品尝精神的甘醇:贝多芬七交第一乐章音乐本体分析[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7 张帆;;中国笛子改良的历史阶段[J];乐器;2011年07期
8 潘刻科;;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音乐分析[J];黄河之声;2011年13期
9 白雨虹;;丁善德钢琴曲《节日舞》的可听性与可弹性[J];黄河之声;2011年12期
10 于洋;李洋;;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和声教学的几点思考[J];黄河之声;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宁晓静;;论古筝演奏风格形成中的“瓶颈”与对策[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邹承瑞;;“四部和声写作”要领[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巫拉耶;简谱的“首调转调”与“首调固定”的记“唱”法[N];音乐周报;2001年
2 杜亚雄;日本的乐器及音乐[N];音乐周报;2004年
3 王天一;新型转调筝研制成功的意义[N];音乐周报;2001年
4 记者 徐晋;新型十二平均律转调筝通过鉴定[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朴东生;古筝艺术专业化高水平的展示[N];音乐周报;2004年
6 海伟 智广;我国乐器家族新添转调筝[N];人民日报;2000年
7 王天一;新型转调筝的构造及其使用操作记谱方法[N];音乐周报;2001年
8 彭晓颖;国乐的“第三条路”[N];中国文化报;2001年
9 王天一;新型转调筝的构造及其使用操作记谱方法[N];音乐周报;2001年
10 王天一;新型转调筝五声七声音阶弦序排列弹奏法[N];音乐周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里;“交替调式”与“调式交替”之勘误以及相关转调概念之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2 刘畅;弗兰克室内乐创作的和声语言及技法特征[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3 赵一;清代古谱《弦索备考》中筝曲《海青》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4 李小瑾;清代古谱《弦索备考》中筝曲《合欢令》之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117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117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