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论嵇康“和声无象”观对儒家乐象论的批判

发布时间:2018-09-17 11:14
【摘要】: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了"和声无象"的观点,批判了儒家功利主义的乐象观。"和声无象"否认的象乃是特定的象,特指儒家人为附会在音乐上的盛衰吉凶之象、功德之象和主体心象,目的是剥离附会在音乐上的谶纬迷信、道德教化和主体情感内容,反对儒家把音乐作为统治工具而神秘化,反对比德式的音乐解释方式,反对打着情感之名进行教化之实的功利主义乐象观。只有剥离音乐中人为附加的特定的象,才为音乐欣赏走向审美想象奠定了基础,为人们驰骋心象,感知音声之美,获得审美愉悦开启了心灵自由之门。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孙振玉;;儒家乐象观:乐象是道德的影像[J];齐鲁学刊;2006年06期

2 张玉安;嵇康“和声无象”说解析——兼谈汉魏时期所流行的乐象观[J];学习与探索;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波;;论指挥美学在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升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李道琳;孔子音乐思想的美学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郑雅丽;;杜鸣心《新世纪少年钢琴组曲》的创作特点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4 童江梅;;论合唱训练的着力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5 程海艳;;宝卷音乐美学思想探微——以《临泽宝卷》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6 康国晶;;情感——声乐教学的风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7 梁宇;;从舞赋走进汉代舞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8 王艳红;;浅谈夏目漱石的“非人情”[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9 张敏;;浅谈如何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汤其林;唐玲;;从《论语》看孔子的乐舞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孙守迁;王鑫;刘涛;汤永川;;音乐情感的语言值计算模型研究[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徐心希;;泉州书院、社学的发展与朱熹理学思想的深化[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宋妍;;对李泽厚“人的自然化”与“情本体”的质疑[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蔡蕾;;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高伟;;高师钢琴教学内涵的二维阐释——一种基于音乐审美与文化传承理念的解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谭家健;;《左传》美学思想札记[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劲韬;中国皇家园林叠山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2 赵春婷;明代琴谱集考[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3 王妍妍;刘德海琵琶演奏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王维;“心”与“声”的解读[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5 钱建明;物语新声 丝竹相和[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6 张丽;闵惠芬二度创作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7 王宏超;学科与思想:中国现代美学的起源[D];复旦大学;2008年

8 雷大川;“乐”:政治意义的宣化——先秦政治传播观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胡吉星;作为文体的颂赞与中国美颂传统的形成[D];暨南大学;2009年

10 王yN;《礼记·乐记》研究论稿[D];暨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庆岩;高职医专护理专业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田萍;放松疗法对眼科患者术前焦虑的干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3 秦燕;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基础理论课程设置沿革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4 张晓华;音乐类型、背景介绍及专业对大学生音乐欣赏心理的影响研究[D];星海音乐学院;2009年

5 吕侣;J.C.巴赫四部钢琴协奏曲与前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D];星海音乐学院;2009年

6 张璇;民俗活动中潮州大锣鼓的观众态度研究[D];星海音乐学院;2008年

7 黄燕;柯达伊·佐尔坦《小弥撒曲》研究[D];星海音乐学院;2008年

8 刘雅新;人之将逝 其鸣也哀[D];星海音乐学院;2009年

9 郭丽娟;敦煌造型艺术再生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洪巨;歌曲演唱中内心视像之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陀;;由杜诗中的人才学谈起[J];读书;1980年12期

2 茅原;;试谈嵇康的音乐思想[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0年02期

3 林友仁;;嵇康结恨《广陵散》[J];音乐爱好者;1980年02期

4 李长之;鲁迅和嵇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6期

5 胡江源;论向秀、郭象两家《庄子注》的关系(一)——兼与《中国思想通史》商榷[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6 王绍武 ,钟少文;鲁迅论嵇康[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7 李汉秋;吴敬梓与竹林名士[J];江淮论坛;1981年05期

8 刘康德;试论嵇康的哲学思想[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6期

9 袁济喜;;关于“声无哀乐论”评价问题——兼论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J];学术月刊;1981年12期

10 程应昤;玄学略论[J];江西社会科学;198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先玲;;试谈传统养生法在护理中的应用与研究[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2 王成;;试论嵇康四言诗对《诗经》的取法借鉴[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吴广铮;;老年概念及养生长寿[A];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徐嘉;;道德合理性的探究——论名教与自然之辨[A];首届国际道德哲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梅运生;;嵇康和他的《声无哀乐论》[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6 周锡山;;冯友兰哲学史著作中的美学思想述评[A];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贾太谊;贾磊;;嵇康及其养生思想[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张节末;;论嵇康与康德美学观的异同[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9 陈晓林;;浅谈《颜氏家训》的中医药学思想[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孙彪;;长生的追求与技艺——读嵇康《养生论》有感[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心源;美国监狱冤魂多[N];江苏法制报;2000年

2 记者 王东;德国提高奥运会奖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3 顾农;江淹扬州冤狱与创作[N];社会科学报;2000年

4 刘一贯;漫谈古琴[N];信息时报;2000年

5 尹文涓;乔治·艾略特[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冯传玺 郭佳;枣庄旅游缺文化[N];中国旅游报;2001年

7 ;欧洲航空公司推出“中国化”服务[N];东方航空报;2001年

8 作者:Hossein Bidgoli;《电子商务理论和实践》[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9 王明洪;忘忧萱草分外香——黄花菜[N];上海中医药报;2001年

10 姚全兴;陶冷月的审美意象[N];文汇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东树;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比德观[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2 高俊林;现代文人与“魏晋风度”[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汪军;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批评[D];东南大学;2005年

4 朱怡芳;中国玉石文化传统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瑾;唐前游仙诗发展论略[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辛玉彤;嵇康美学思想新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3 王建;越名教而任自然[D];安徽大学;2002年

4 许雄波;越名教而任自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刘容;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及其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6 蒋艳萍;论道教思想对嵇康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梁晓萍;《红楼梦》与魏晋风度的传承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琼琼;嵇康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9 王红;“竹林七贤”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黄建鹏;魏晋文学团体与友情[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45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245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6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